第一百二九章 人都來了
姚氏一家的事件慕容昊謹處理的很幹淨,那天晚上,除了裴書之,……,幾個極少數的大臣知曉此事兒外,其他人,都是第二日去宮裡參加宴會時,才知曉了的。
而姚氏之事之所以進行的如此順利,除了慕容兄弟,戚小侯爺,……,他們功不可沒外,也有賴清的攜私報複,關鍵是還有一位禁衛軍統領的通風報信。
說來這位禁衛軍如此做,也是蕭容無心插柳的結果。
還記得,蕭容有一次在路上救了位跌坐在街頭的夫郎,擔心他扭到了腳踝,還將他送到了醫館,並為他墊付了藥費。
沒想到,那位夫郎之後又忽然感覺腹中有些絞痛,當日卻是被診出了身孕,連大夫都說了,地上寒氣重,若是在地上再多久坐一刻鐘,那腹中的孩子指定是保不住了。
這樣一來,蕭容算是救了那位夫郎和他的孩子兩條命,這是大恩。後來,那夫郎一直多方打聽,想找機會與他道聲謝。可一直無果,且這一拖就是一年多。
前些天,在一次上街時,他和夫君偶然撞見了和宣王爺和戚小侯爺相談甚歡的恩人——蕭容,一起進了‘仙客來’。他們本是要後面親自登門去道謝的,卻不想出了姚家計劃謀反的事兒。
除夕前的那一晚,正好是他夫君當值,無意間聽到信後,即刻就向當朝宣王爺彙報了。恩人與宣王爺交好,那就一定是站在皇上這一邊的,他夫君這樣做,就當是在報恩人的大恩了。
當然了,正月時,他們夫夫倆個也是去了‘瑰園’的,當面對著蕭容又道了一次謝。這是後話了。
而說到姚氏一族被處置的事兒,官員尚且是如此的後知後覺,百姓們就更是不知曉了,何況,百姓們的關注點兒,壓根兒就不在於此。誰從那個位置上下來,或者是上去,似乎與他們平日裡的生活也無多大直接的關系。他們所關注的是能過日子的東西,比如,近日米價漲了,還是跌了,豬肉價是下調了,還是上升了,
……,所以,在老百姓的眼中,昨個和今個是沒什麼不一樣的,只要日子沒變,那便是什麼都沒有變。
稚子無罪,因著那個小皇子的緣故,慕容昊謹提早便退席了,帝後知他心裡不好受,留下來替他撐起了場面。
“皇兄?”
宴會的氣氛有些太鬧了,小月在陪著太後聊天,慕容昊軒有些無聊,想到宮裡有一園的紅梅,正是開放的時候,便出門拐了梅園裡來,在雪地裡賞起了梅花,剛站定,沒多久,就聽到身後有聲音,回頭,卻原來是慕容昊謹。
“皇弟,陪我走走吧!”慕容昊謹開言道。
“好。”
……
兩人並肩在梅園裡走著,身後的雪地裡留下了兩排深深的腳印。
又一個年就這麼過去了,蕭容十九歲了。他當初穿到肖容的小身板上時,還僅有十二歲,一個半大的孩子,而今卻是個已成年三年的成年人了,粗算算,他來這個世界都小七年了。
不得不說,這時間過的還真是快。
正月初五時,小謙回京了。
一回京,小謙就去看了他的小夫郎——小蘇兒。
“哥哥。”小謙一進門,小蘇兒就睜著大黑眼睛喊了他一聲。
“小蘇兒,想哥哥了沒有?”小謙一把將他抱起來,在他小臉頰上蹭了蹭。
“想了。”小家夥奶聲奶氣地道。
“哦?怎麼想的?”小謙唇角挑著一抹笑,看著他問道。
“看著哥哥想的。”小蘇兒眨眨眼睛,歪了歪小腦袋,指向了牆壁。牆壁上掛了一幅畫,上面是小謙。
“呵呵……。”小謙在看到小家夥所指後,唇邊的笑容愈發的綻了開來。
果然,當初,他離開時,掛一幅自畫像在小家夥牆壁上是最明智的做法。
小蘇兒去年遇險的事兒,他大哥和他說了,姚氏逼宮造反的事情他也知曉了。
他聽後,第一想法無它,只是緊攥了拳頭,心裡暗道他要變強。
林鴻是正月末到的帝京。幾個月前,也就是年前的十月底,家裡來信,說他阿麼生了一場大病,安頓好這邊的生意後,他就急急忙忙回了省府。這段日子以來,他一直在阿麼身前盡孝,在剛過去的新年前夕阿麼的病總算是痊癒了,他們一家人歡歡喜喜地過完了新年。
說來也巧,這治好他阿麼病的人,就是小容曾和他提起過的以一位柳姓的大夫,醫術真心的不錯。
別的大夫請家來看了他阿麼的病,只搖頭,唯獨他,不過是換了三次藥方的事兒,他阿麼的病就好了個七七八八了。
閑聊起來,才知他這柳大夫和小容間也是頗有淵源。原來,十年前,小容的阿爹外出時,曾幫過他的大忙。
當時的柳大夫是被山賊所打劫一空,手中無半分銅錢,幾乎餓暈在街頭,那時,卻遇上了正路過的肖阿爹,他贈了他十兩銀子,讓他得以從人生低谷裡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