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裡沒見老大夫和喬祖麼的面兒了,小予有些想了,回屋拎了一小罐子花生碎粒兒的辣椒油,外加兩塊兒臘肉,拿麻繩一紮,準備去看看二老。出門前,和齊明說了一聲,齊明應了,還交代了一句,讓小予請他阿麼和爹爹中午來家吃飯,做灌湯包吃。
“好。”小予答應著出了院子。
半上午的時候,田阿麼和阿風阿麼來串門了。都是做人阿麼的,這說話總是離不了自家孩子。阿風阿麼提到自家的兩個兒子,一臉的笑意,兩個兒夫郎都有著落了,眼下這生活也是越來越好了,他滿足得很。
王家嗎?王林的親事兒板上訂釘,森哥兒也有主了,就餘下木哥兒還沒有著落。今年木哥兒也十二了,一過年就十三,也該說人家了,這不,田阿麼最近正找人打聽呢。
齊明聽後,倒覺得有些早了,王家和四五年前比,如今已大變了樣,王林也成了‘燒烤鋪子’的掌事,身份都擺在那兒,還用擔心木哥兒的婚事?再說以木哥兒那小模樣,不是頂尖,那也是上乘的,加之他性子又好,又讀書識字,這樣的哥兒,條件如此好,多的是上門求娶的,還別不信,現下這木哥兒是還沒到年歲,你看,若是到了明年,定然會將門檻都踏破了。
“嗯。”阿風阿麼也認同齊明的話。
哥兒出嫁,不能太著急了,一輩子的事,哥兒最怕嫁錯了郎,還是要好好打問哥婿才是。
被齊明和阿風阿麼這麼一勸說,田阿麼也覺得十分有理,確實是他有些著急了,暫且壓了這件事不說了。
三人又聊了些別的,直至午間時分才各各告了別離去。
田阿麼和阿風阿麼前腳剛出門,小予和蕭老大夫、喬祖麼後腳就過來了。
廚房裡,梁阿麼已剁好了肉餡兒,面也和好了,就剩下包了,在這一面上,小予是高手,片刻的功夫,手邊已滿了一籠屜,齊明和喬祖麼也在一旁幫忙。梁阿麼坐在小矮凳上往灶裡填了柴,升起了火。
待籠屜都滿了後,放到鍋上,就開始蒸了,密密的水汽從最底層得籠屜開始攀爬,一直到了最頂上的籠屜,當水汽散滿了半個廚房時,肉香味兒也散了出來,連從學堂裡回來的小西都吸引了來。
“好香。”小西用力地吸了吸鼻子。
“一天到晚就知道吃。”梁阿麼笑著點了點他的額頭。
“阿麼——,我都長大了。”被自家阿麼當著齊麼麼他們的面兒這麼說,小西不好意思了,他也有面兒的好不好?
“呵呵,好了,好了,吃又不是件壞事兒,一會兒多吃些這個頭才能長高嗎!”小予看出了他的小窘迫,笑著在他的毛絨絨的發頂上摸了幾下,算是安慰了。
時間一到,灌湯包就能出鍋了。小予在屋裡四下裡掃了掃,並沒見著蕭容的身影。齊明、喬祖麼他們從廚下往桌上端飯,小予去了書房裡。
書房裡,老大夫也在,正坐在小幾上自娛自樂地下五子棋。蕭容手裡託著一本書,在地上慢慢踱步,眉宇間神色認真,一手還背在了身後,或許他自己都沒發覺,這樣的姿勢就像是在電視劇裡看到的書生一般,溫潤而儒雅,讓小予一時失了神。
“阿爹,小容哥,吃飯了。”
“好。”
灌湯包好吃,這所有人都知道,但在吃之前它有一個忌諱,就是不宜著急,可偏偏小西著急了,咬下去時,不小心燙到了嘴,吃第二個時,才學乖了。
下午時,蕭容去了一趟城裡,小予也隨了去,還有田阿麼和裡正夫郎也說要去,家裡的柴米油鹽不多了,這不,要去買些回來嗎?
田阿麼和裡正夫郎現在是親家,彼此心裡都中意這兒夫郎和哥婿,既坐到了一起,那話自然少不了。聊著聊著就聊到了王林和王宣的親事上,聽裡正夫郎那意思是想今年就把這婚事辦了,田阿麼聽了自是高興,他早盼著呢!但這是大事,裡正夫郎還是要回家和裡正商量一番的,若裡正點頭了,那就挑個日子辦了就是,省得夜長夢多的。
“好。”田阿麼滿臉的笑,這精神頭瞬間跟年輕了五六歲似的。
這是好事兒,兩位麼麼在米店門口下了馬車後,馬車直奔著‘燒烤鋪子’去了,趕巧的是王宣也在,小予就把這一路上的情況和他漏了漏底兒。
“真的?小予?阿麼真是這樣說的?”宣哥兒緊拽著小予的袖口,眼睛睜的圓圓的。
“嗯,你就乖乖等著做新夫郎吧。”小予唇邊染了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