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我心悅你
其實,人生不就是如此嗎?
不缺吃,不缺穿,有心愛的人陪伴?有阿麼和爹爹,有親戚、朋友在你身邊,將來有自己的孩子承歡膝下,就這樣,從青春年華,到韶華白首,哭過、笑過、苦過、樂過、五味雜陳過,老了時,回憶過,值得過,子嗣同堂,孝順、有自己的生活,看著孫子輩兒熱熱鬧鬧,開開心心地叫他們祖父,祖麼,一生大圓滿了。
洗漱出門吃早飯時,齊明他們見著蕭容和小予都笑呵呵的,蕭容倒覺得這沒什麼,小予卻是紅了耳朵尖的。
馬鳴剛放了筷子,阿風、王林就上門了,他們今天回鋪子裡,待馬鳴換了身衣裳後,就上馬車走了。
小西今天還是要上學堂的,這不,森哥兒、木哥兒兩人都來了,正等著他呢,他忙幾口扒拉了碗底的飯,背起‘雙肩包’出門了。
說來這‘雙肩包’,也就是21世紀的改良版。不用問,也知道是出自蕭容那兒的。
布料是專挑的那種硬質的,做衣服沒人要,太硌人,也就做布袋子還湊合,放布店裡,都是低價叫賣。為了結實,不容易將書本什麼的掉出來,蕭容建議面料用了雙層,再加上樑夫郎針腳密實,還真讓他縫出了質感與稜角,頗有現代書包的感覺。
既是小西背了,森哥兒和木哥兒也巴望著眼了,隔天‘田阿麼’就來取經了,幾天後,倆哥兒也揹著新書包去學堂了,之後是阿雨,這一下學堂裡炸開鍋了,孩子們都眼熱了,回家也央著自家的阿麼做一個。有些是會針線活兒的哥兒們,只央著家裡買布,書包自己做。而今因著養兔子,各家的條件都寬裕了不少,有閑錢碎米,何況那布料也不貴,又見孩子們喜歡的緊,手一揮買了。
殊不知王景村裡這做書包的熱潮,不知怎麼傳到了隔壁村鎮,很多人都仿著做,還越傳越廣,到最後蔓延到了整個瀾州城。布店掌櫃嘴都要咧到耳朵根了,誰讓他們發了一筆不大不小的橫財呢,原以為積壓的布料竟是在一夜間走俏了。
當然,其中受益最大的是舅舅的布莊。在蕭容的綢繆下,熱潮來之前就多進了好幾批,眼下卻是被全部搶購光了。不僅這樣,蕭容還為他們出了個主意,在省府的布店裡擱了幾個成型的揹包,擺放在鋪子的一角,讓一夥計專門吆喝,吸引客人上門。別說,這方法還真奏效,在省府那邊所向披靡,幾個月間是賣瘋了。
嗯,還有京城,蕭容擅於抓機會,不僅賣布,還銷售成品,一句話,賺大發了,後來有生意人見這行好,紛紛轉投這行,可惜,那個時候蕭容已讓兩位舅舅抽身撤了。這本就沒什麼技術含量,市場又達到飽和,很多人不僅沒賺,還賠了不少本錢進去,真真是虧了,而蕭容他們卻是穩賺了。為此,慕容昊謹聽說後,拿京城地段的兩家鋪子和蕭容換去了四成盈利,說是捐國庫了。嗯,以上的雲雲,這都已是後話了。
蕭容和小予是打算先在村裡住上四五天的,店鋪那兒有馬鳴他們,他是一點兒都用不著擔心的。
齊明和梁阿麼、喬祖麼他們正在廚下做‘臘腸’、‘臘肉’什麼的,小予也在一旁打下手。蕭容看了半上午的書,下午去西瓜地裡看了看,回來後,又想進山裡去看看葡萄,裴書之無事,便和他一起去。蕭老哥是想去採些去熱退濕的常用藥材,也去了。
山裡的樹木都還是綠色的,只是早秋,秋天的特徵並不明顯,偶爾也是會有幾片枯黃的葉子飄落下來,到在這滿山的蒼翠裡,他們卻顯得微不足道。
唯一讓人感覺變了的是這兩天的天氣,夏日裡的熾熱,悶,在秋日裡全然褪去了,而今餘下的是清風拂過面龐的舒爽。
穿梭在林家裡,聽著樹葉輕搖,聽著鳥兒鳴叫,聽著溪水潺潺,走累了時,可停下來休息一會兒,看看目光所及的風景,複再前行。老哥哥手裡握著一把小鋤頭,遇上藥材時,會蹲下身將它們全須全尾地挖出來,放進身後的背簍裡。
有山有水有風景,有同行者,聊聊天,散步一般,三人就到了葡萄林的那片谷地裡。
“這就是葡萄林?”
老大夫和蕭容這幾年都來,沒什麼好訝異的,裴書之卻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壯觀,心裡還是不免有些許震撼的。不過,他畢竟是久見世面的,眼瞳裡很快就恢複了平靜無波。
“嗯。”蕭容望著眼前藤蔓纏繞的葡林,嘴角沾染了絲絲笑意。
青碧色的葉,掩映著圓潤而飽滿的紫色珍珠,在金色的陽光下
熠熠生光,伸手摘一串,放一顆到唇邊,唇齒輕觸,香甜的汁液混合著飽滿的果肉,滑過舌尖,劃過每一個味蕾,享受似的微眯起了眼睛。
“真是香甜,難怪釀出的‘葡萄酒’有那般滋味!”裴書之嘗了一顆葡萄後,不禁贊了一句。
“今年,小容打算什麼時候過來採摘?”老大夫正好口渴了,手中拿了一串葡萄解渴。
“七八天後吧!”蕭容淡淡道,有些葡蔓上的果實還是青色的,但為了‘葡萄酒’的口味,還是需再等上幾天的。
回來的路上,蕭容還採了不少野生的‘黃花菜’,還有木耳之類的,將背上的柳條簍子裝的滿滿當當的。裴書之雖身居高位,但以前也是熬過苦日子的,這不,他自己的簍子也並不空蕩,也塞滿了各種野味。
待回到家時,太陽已經西斜,有暖暖的餘暉從天際灑下來,將地面染成了淡金色,幾人的身影被金線拖的很長,在身前投下了影子的痕跡。
因著背簍裡的東西都是鮮摘的,有厚重的水氣,這邊蕭容他們才剛放下了簍子,那邊小予就抱了柳條篾子出來,各自分類後,就晾曬上了,同地窖裡吊上來的花生都放到了高大的木架子上。
自齊明去年隨裴書之上京後,這做花生的手藝就教予了梁阿麼。期間的關系嗎?不變,每個月的各種口味的花生供應,都還是田阿麼和阿風阿麼來肖家夥著做的。
院門‘吱呀’一聲,是小西下了學堂了,同來的還有森哥兒、木哥兒和阿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