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天氣愈發炎熱起來,齊明便想著能將徐外麼麼接來住上幾天,去城裡和他商量了下,徐外麼麼一口同意了。待家裡久了,閑來也無事,不如去村裡那兒避避暑,看看風景,也了了明哥兒的這番心意。家裡有兩位兒能幹賢惠的夫郎在當著家,他也沒有什麼可放心不下的,倒是樂得個清靜。
先生有事,小南、小北這幾天也休假在家,聽說祖麼麼要去小表哥家,直嚷嚷著要跟他小予哥走,還跑去和他們的阿麼撒了個嬌,兩位舅麼麼都笑著允了。
說來徐外麼麼還是第一次來肖家小住,齊明自是要好好招待的。
齊予的廚藝最近愈發純熟了起來,小容哥的拿手菜,他也會幾道,做出來後連味道都不分上下。見此,齊明幹脆就將做菜這件事全權交予了他。
天熱了,人們都不喜吃太過油膩的東西,齊予打算多做幾道素菜。什麼‘清炒西葫蘆’,‘幹煸豆角’,‘蒜香茄子’等等。至於冷盤,他也準備調幾盤,如‘糖拌西紅柿’,這幾天吃清涼又下火,還有‘涼拌三鮮’,裡面用的黃花菜是昨個剛摘下的。
今年開春那會兒,小容哥去山上挖了幾十株野生黃花菜來,如今就種在後院的牆角邊。花開得緊,梁阿麼領著小西採摘了曬出好幾藍子來,說備留著冬天吃。王林家和阿風家也移栽了不少,天天都吃鮮。
徐外麼麼和齊明在屋裡嘮嗑,話裡話外說的最多的就是蕭容。
小南、小北則被小森和小雨他們叫出去玩了,嗯,還有小西,說是村裡小虎家院裡的果子熟了,小虎子邀他們去嘗嘗。飯點回來時,還不忘裝幾個給齊予他們。
齊明見了,開玩笑說,吃了還要兜回來,有點兒貪多了。幾人聽了,紛紛紅了麵皮,小西還好,他小,有些懵懂。但小南和小北是受過先生教誨的,他們懂。因齊明的這麼一句話,兩人記了一生。
多年後,兩人因為官清廉,被百姓所稱頌,載入了史冊中。這已經是後話了。
中飯過後,都要午睡。齊明進南廂房搬了幾張涼席來,這些都是小西他阿爹馬禾拿最柔嫩的柳枝編的,非常平整,鋪樹蔭下,再墊上一層棉布,一點兒都不硌,還清清涼涼的,最好入眠了。
睡醒後,梁阿麼還從地窖裡抱出了一個脆皮西瓜,再拿井水冰鎮了,在這燥悶的天氣裡,吃進嘴裡別提是有多舒爽了。
小西一連吃了三塊兒,還要再吃,梁阿麼擔心他吃壞肚子,硬生生從他手裡奪了下來。那小眼神,哀怨的不得了,徐外麼麼都忍不住笑了。
半下午的時候,沏一壺荷葉清茶,躺在蔭涼下的軟榻搖椅上,聆聽幾聲鳥兒的鳴叫,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抬頭看看天空的雲朵,漫無邊際的蔚藍,偶爾,口渴了,品幾口香茶。或者去看看遠處的山,在林蔭小徑去散散步,日子悠然而愜意。
只住了五六天,徐外麼麼就打定主意要多住幾天了。
小南和小北就更不用說了,一天到晚的不著家,和小森他們摘野果了,抓蛐蛐了,捕知了了,在外面玩的不亦是曬黑了,可那小身板也結實了不少。
後來,大舅楊越來接他們回家時,兩人都打心眼裡不願意,又多留了幾天,這才回去了。
因著到了季節,後園裡的蔬菜都熟了,辣椒,茄子,西紅柿,黃瓜,青菜。。。。。。,全家總動員,都來搭手,摘了好幾大筐。
這些菜能吃的吃,能醃的醃,多出來的嗎,齊明都送到了謝江阿麼主廚的‘家常菜館’裡。他們家的菜,因照料的好,長的特別的水嫩,去家常菜館裡吃飯的人都誇菜好吃,經常性地爆滿。
那生意好的,讓別家看了都是羨慕、嫉妒加恨,可那又如何?俗語說‘沒有那金剛轉,就別攬那瓷器活,’你沒那手藝,也沒那好食材,全然怨不得別人,只能是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