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哥放心,只要小予能養好身子,藥材的事兒就交給我了。做什麼事都一樣,不試過怎麼能直到結果呢?”蕭容望著齊予熟睡後的恬靜面龐,嘴角漾出了一抹寵溺的笑。
“好小子,是個有擔當的,老夫我沒看錯了你。”老大夫審視著睨了蕭容一眼,笑出了聲,怕吵醒齊予,笑道一半時,後面的笑硬生生給逼了回去,那樣子真是別提了。
昨個小謙贏回來的花燈都在馬車上,吃過飯後,蕭容陪著小謙去了趟王林家和阿風家,將花燈給森哥兒、阿雨他們分送了過去。
擔心齊予躺炕上發悶,蕭容特意去裡正家將王宣找了過來,後來木哥兒也過來竄門了,三人一邊繡著花,一邊嘮著嗑,屋裡一時就熱鬧了起來。
兩天後,蕭容上了一趟城裡,一來是帶點兒東西感謝謝江,二來舅舅們的鋪子在那天開張,他特意備了賀禮過去捧場。
對於齊明和謝江沒來這件事,他們也能理解。閑下來後,蕭容私下裡笑舅舅們聊了聊,談及小予的事兒時,託他們幫他打問打問百年靈芝和老人參的事,他們一口應下了。
本想著謝江不好找,這不,出門時,正巧在街上碰到了,他便把謝禮拿給了他。之後,兩人進茶館坐下來喝了幾杯茶聊了幾句,便各自散了。
一下午,蕭容都在瀾州城裡的藥鋪進進出出,卻只買到了些三十幾年的山參,他不免有些沮喪。
臨回家時,兩位舅舅打發小侍給他拎來了一個包裹,開啟一看,居然算是滋補的藥材,難的的是它們中間竟然躺著一兩株七八十年的靈芝和老參。
託著手裡的東西,蕭容心下不由得感動起來,稍稍平複了下心緒,打賞了小侍些銅板,安頓小侍回去替他多謝謝舅舅們。
他回村後,沒進家門,馬車直接在老大夫門前驟停了下來,蕭容拿著包裹急急地走了進去。
怕齊予起了疑,老大夫尋思著最好能將藥材加在飯菜裡,比如早晚的米粥裡,或湯裡都可以。藥膳最是滋養,蕭容很清楚,作為21世紀的人,很多人都極為注重養生,尤其是食補,那比單單要喝湯好的多,最主要的是也不會困擾到齊予。試問?誰會想每天成為一個藥罐子呢?
商議定後,蕭容回家就把想法和齊明說了,齊明也覺得這方法可行。說實踐就實踐,從最簡單的開始做,當晚齊明就為齊予準備了‘人參粥’,齊予喝了幾口,只說了句味道似乎變了,但也很好喝,還以為是蕭容新搗鼓出來的粥。
見齊予欣然接受了,兩人遂都放了心。
之後的幾天裡,蕭容一直把自己關在書房裡,配著老大夫的藥膳方子,再在上面加以改良當然,他改良的自然是口味。
除了吃飯時能露個面,齊予幾乎都看不見他,小謙最近都抱怨小容哥不理他了。
問他在幹什麼?蕭容也不說,小謙鬱悶了,不樂意了,擰著小小的眉毛,在炕上悶坐著。
“小小年紀皺什麼眉?小謙,來,吃地瓜幹,你不是最喜歡吃的嗎?”齊予端著一小碟放到了他面前,勾著唇角,伸手撫了撫他的眉心。
“小予哥,你說小容哥哥在書房裡做什麼?面都見不著。”小謙興致缺缺地看了看碟子,用手支在炕桌上,託著腮邊,一臉沉思狀。
“不知道,到他一定有事情要做,要不我帶你去找小森、小木他們?”齊予見小謙悶悶不樂,想哄他開心。
“也好,那小予哥,我們走吧。”小謙小大人似的點了點腦袋,一骨碌跳下炕拽著齊予去了田阿麼家。
沒想到的是森哥兒和木哥兒不在家,兩人便又向阿雨家尋了過去。
這邊,蕭容正在書架上翻找,桌案上已堆了滿滿的書,大多都是醫術,這些一部分是從老大夫那兒搬來的,一部分是剛進城這次去書局裡買來的。
為了齊予的藥膳,他也是拼了。做菜他懂行,可要說到藥膳,他心裡還是有幾分斟酌的,是藥三分毒,還要和食材相結合。大意不得,他自然的是要仔細研究一番。既要保證藥效,還要注重菜的口感。有時候,和老大夫紮在一起,那叫一個鑽研。
好在幾天下來,也不算一無所獲,他整理出了幾道菜譜,並一一在紙上寫了下來,想著明天就能給齊予試試了。蕭容心裡也高興,算是了了一樁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