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關系,反正我玩大富翁從來沒贏過我姐。早知道我不是學商業的那塊材料,只需要基金會能撐過今年雪寶的生日,等明年畫廊運營起來了,說不定會有轉機。”夏瑜扒著指頭數。
她早就數過一遍,她存的零花錢大部分被林鬱紓拿去給信託基金了。剩下的那部分,對普通人來說可能是天文數字,但要在恆耀縮減投資的情況下維持往常活動的頻率,支付管理人員的薪資、志願者的補貼,還要按原定計劃籌備戚雪生日的特別活動。
有點勉強。
她不想錯過下半年戚雪生日時候的聯動,慈善基金的理事基於此,也出了一個大致的數字。
兩個數字一對比,夏瑜絕望地發現,中間的差值,大概要她接五百張同人圖,老闆還得是歸雲那種打錢爽快的富婆才行。
“你為什麼這麼執著於基金會的活動啊……恆耀有自己的慈善專案,你那私募基金不過是個添頭。”南溪拆開一包零食,邊吃邊說,“別忘了你市中心的公寓,一年物業費就要大幾萬……”
“……”夏瑜眼神裡的光徹底消失了,她一下趴在床上,有氣無力道:“要不我們還是來對劇本吧,我現在有信心演好了。”
“哼哼,現在想起我來了?”南溪捏著袋子,用嘎吱嘎吱背景音代替桀桀桀的反派笑聲,“我問你的話你還沒回答呢。”
“也不是執著……就是……”夏瑜支支吾吾。
她現在還說不清那是一種什麼感情。
第一次見到戚雪,是十年前的夏天。
夏瑜記得,戚雪在訪談節目裡只提過一次,當年她在影視城跑龍套,有機會便不會放過,最多時候一天跑五個組演屍體。
也會有接不到戲的日子,年輕女生會去影視城周邊打零工。
發傳單、服務員、理貨、送外賣……這些工作,戚雪都幹過。
而那一年還不到十二歲的夏瑜,在盛夏的遊樂場、遠離人群間隙的陰影中,見過她玩偶服底下滿頭是汗的面龐。
那張臉還稍顯稚嫩,依稀能看見半分日後被各大媒體爭相稱贊的美貌。不過比夏瑜大幾歲,已經能用瘦薄肩膀給別人撐起一片天。
而這個“別人”,懵懵懂懂,只記住了那張陽光下的笑臉。
等過去一個秋天,那張依舊有些偏瘦的臉出現在了早餐桌上:在報紙背後的娛樂版面。
——戚雪終於有了第一個有名字的角色。雖然只是給一個女六號做配,可她還是憑借得天獨厚的靈氣與美貌,闖進了眾人的視線中。
為什麼一個人會同時打這兩份工呢?拍戲不是挺掙錢的嗎?
夏瑜難得有興趣拿起報紙,一字一句去讀上面那些黑黑小小的方塊文字。
那時候夏瑜還想不明白,一個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人,怎麼不上學打兩份工。
還有一個模糊的念頭:可能她不止需要很多很多愛,還需要很多很多錢……
母親注意到她對報紙的突發興趣,“喜歡嗎?喜歡就去交個朋友吧。”
在林妤口中,敘述僅憑孩子的一時好惡,令另一人一步登天,也說得輕描淡寫。
“寶貝,有什麼疑問,交了朋友之後都可以當面問了。”
甚至連背後的理由都高高在上。
可小夏瑜只是用勺子從牛奶裡撈泡軟的麥片圈,有些心不在焉地回答:“好哦,等我準備好了就去……”
這一準備,就準備了快十年。
全家沒人能料到,夏瑜對戚雪沒來由的喜歡,能持續這麼久的時間。從十三歲到二十一歲,看著對方從一個配角直到把影後桂冠攬入懷中。
“我還是沒有很多很多錢和很多很多愛……”夏瑜輕聲嘆息一句。
她已經長大了,不會再有和當年一樣的問題。
可問題的答案不會改變。
“你說什麼?”聲音太小,電話那頭的南溪沒聽清。
“沒什麼,總結一下我的追星之路。”打了個岔,夏瑜剛想繼續看十幾頁的人物設定,手機卻發出一聲特殊的嗡鳴。
是她的論壇特別關心。
歸雲:你最近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