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這種細節對席清沒有任何作用,要想分辨這種細微的差距,肯定需要特殊的天賦技能。
而自己沒有。
席清梳理了故事的全貌。
電影裡,男主某位遠房長輩去世,生前立下遺囑說要一棟房産贈送給他。但需要男主必須在房子裡住滿一個月,這一個月裡收拾房子,整理前後花園,處理庭院裡的游泳池等等。
一個月期滿之後,律師會再次來到這裡檢視房子的保養情況,由律師來評定他能否擁有這棟房子。
男主角是一位被社會打壓過一段時間的底層者,他居無定所,所以這所房子成為他安身立命的最後退路。
這也為他日後明明察覺到了小鎮的異樣,做了一番心理鬥爭後,卻仍要留在這裡的原因。
他只想在一個月後拿到房子,然後將房子賣出去換取一筆錢。
而原著中,男主身上的黑暗面,則被全部放到了另外一個角色身上:一個行為優雅的紳士,他總是穿著得體。
這位紳士幾年前來到這裡,也是一位外鄉人。
原著中,這個紳士是一個炮灰,沒有戲分,也沒有結局,只是作者匆匆提了一嘴。
到了電影裡,這位炮灰徹底成為了惡魔。
表面紳士,背地惡魔。
故而,電影裡,男主和反派的扮演者是兩位演員。
一些書粉因此抗議過,這改動也太大了!
失去了惡的男主,他還是原著中的克洛斯伐嗎?
原文裡,作者曾這般描述男主他倆:他的那一雙綠眼睛看起來像是一枚精美的綠寶石,鎮上的人無一不誇贊它的美麗,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那一顆跳動著的心髒。
骯髒、腐爛、還散發著一股惡臭。
克洛斯伐總是會在出門前噴上香水,掩蓋自己的一顆爛心,他喜歡這種瞞天過海的滋味。
電影裡的男主前期真的就是很“屌絲”,他來到這個陌生小鎮,發現所有人都對他有著戒心,不和他說任何事情。
他一無所知,像一隻無頭蒼蠅。
多虧鄰居家天真無邪的兩個孩子告訴他小鎮上發生過多起失蹤案……
小鎮上的警長調查了很久,沒有找到任何蛛絲馬跡。
一些人過於害怕,選擇離開這裡。
但絕大部分人依舊生活在這片危險的土地上……
席清連看了幾天的電影和原著手稿,手稿裡的黑暗描寫太多。
克洛斯伐是一個高智殺人犯,他喜歡玩弄被害者,就像是貓捉老鼠那樣,將人玩夠了,讓人絕望了,他才會解脫他的“痛苦”。
他對殺戮沒有特定的要求和愛好。
不過,他會優先殺掉一些罪惡的、或者聰明的家夥。
席清看書看到腦袋昏昏沉沉。
家裡人還以為他很用功,想著讓他推薦一下,席清沒敢說出來。
這部電影雖然被刪減,但內容還是很血腥暴力……
席清老實本分了一段時間,他不著急進副本,長輩們也沒有發現端倪,以為他之前的叛逆只是小機率事件。
先離開家的是二姐,她還有別的工作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