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七十六章 過渡 鏡流:不聽不聽,王……
爬滿綠藤的透明玻璃, 在陽光的映照下,於來往的人群之上架起了一道虹橋。
刺眼的光線透過廊道,折射成了斑斕的光斑, 襯得冬日的天空高遠且蔚藍,被困在長廊,艱難挪動的人群突然沒了抱怨, 在一聲又一聲地贊嘆中, 幾只擁有斑斕羽翼的鳥類振翅而飛。
它們一齊掠過了參觀者們的腦袋, “撲稜稜”的聲音, 與近得如同馬上要撞到人們臉上的距離, 引得少見野生動物的人類一陣驚呼。
人群的異動驚擾了松鼠, 這只用爪子撈著投補飼點裡為數不多的花生的小動物, 渾身一陣,毛茸茸的尾巴瞬間炸開了花, 變得比之前還要大。
受驚的松鼠胡亂把爪子一握, 連它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撈到花生沒有,就甩著那條比身體還要大的尾巴, 一蹦一跳踩著某個幸運兒的腦袋,一溜煙兒就沒了蹤跡。
與可愛小動物近距離接觸的人, 當著一眾羨慕的目光, 傻呵呵地咧開了嘴,沒拎東西的手不時擦過頭頂,心底爽快非常。
無聲無光的相機隨著這群頸戴工牌的人們, 不斷地挪動,一絲不茍地執行著自己的任務——記錄下了一路的自然風光。
等走到廊道盡頭,看著眼前還在施工的第二段走廊,他們默契地散開, 各自尋找了最佳位置,大大小小的相機對著各種各樣的動物們開始拍攝。
作為特殊的“觀光客”,負責宣傳工作的年輕人在古板上司的默許下,挑選好了照片,配合著同事早已編輯好的文字,一股腦地全發了出去。
包括領導與運營賬號的年輕人在內,誰都沒有想到,美麗的景色、像是從故事裡走出的動物搭配簡短有力的介紹,究竟會發酵出什麼成果。
這與往日無甚區別的內容發布,卻在著名作家繆靈書的傳播下,在短短十分鐘內竄到熱搜前十,在網上掀起了熱議。
大家都在討論,這美如幻境一般的風景究竟是哪個景區的成果。
而內容發布了以後,就暫時把這項工作拋之腦後的年輕人與領導,對此全然不知,被好奇的動物們吸引的他們,開始專心致志地拍攝新素材。
官方賬號的沉默,讓評論區嗷嗷待哺的網民,瘋狂尋找著全新打卡點的位置,於是,嗅覺敏銳的營銷號們找到了新的流量密碼。
憑借這幾張圖,這群歪曲事實的專家硬生生編造了無數個都市傳說,最出名的莫過於遊戲cg與電影特效說。
等輿論發酵到了一定程度,雲省發布、雲省野生動物研究所、雨林故事……這一堆官媒像是才反應過來一樣,姍姍來遲。
盡管沒約好時間,但他們就像是心照不宣一樣,紛紛把早已準備完畢的簡短紀錄片或是宣傳片,投放到了網上。
五花八門的宣傳影片,卻都在講述著同一件事——雲省自然保護區正式成立,雨林生態長廊工程第一階段圓滿結束。
鋪天蓋地的新聞,令網民們突然回想起了前不久被揭露的走私大案,大家都沒想到,前不久還在立正挨罵的雲省,居然在暗地裡悄悄醞釀了一場關於珍惜動植物保護的地震。
全國轟動……
鬣狗一樣的媒體蜂擁而至,但被早已有了準備的林業部門工作人員阻攔在外,別說生態長廊,連林河村都進不去。
不願空手而歸的記者們苦苦哀求,往日和善無比的工作人員們,在此刻卻展露出了非同尋常的強硬。
“今天進去的是記者,明天進去的就是普通人,那後天就是偷獵者,生態長廊是構建野生動物遷徙長廊的重要工程……大家體諒我們,對不住……”
一方為了雨林的安全,一方為了宣傳的時效,兩邊人對峙了幾分鐘,這時抱著一沓資料與兩只吉祥物,匆匆跑過來的孫斌就進入了一眾人的眼裡。
無數雙探照燈一樣的雙眼,打量著孫斌洗得發毛的襯衣,與他胸口的黨徽,人精們對視了一眼,雙方各退一步,孫斌突然愣住了。
總覺得面前的人肚子沒憋什麼好東西的他,打了個哈哈,一股腦地把資料往熟人懷裡一丟,轉身就要走。
這時,熟人哂笑著拉住了他,不懷好意地簡要介紹了幾句,就一把將他推進瞭如狼似虎的記者堆,任由這位精瘦的村支書被奪目的閃光燈淹沒。
鏡頭裡,又黑又瘦的幹練支書抱著一黑一灰,纏在一起的圓頭圓腦的蛇形吉祥物,操著一口能完美融入林河村民,夾帶著方言的普通話,在記者的引導下,略微有些緊張地介紹著生態長廊手裡吉祥物的來歷。
記者們頻頻點頭,一條又一條全新出爐的新聞在他們瘋狂地鍵盤敲擊聲中,在網路上輸出著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