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不對,現在不是小少爺,該叫晏主簿了!”
晏臻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羅叔您這話可就是折煞我了。您是我的長輩,叫主簿太生分了些。”
二人又寒暄了幾句,賀聽瀾終於弄明白了這是個怎麼回事。
晏臻他爹的那位故交好友姓程,是程家家主。而這位羅懷德則是跟隨程老爺幾十年的得力下屬。
“程叔這幾年可好?”晏臻問道。
“好著呢。”羅懷德笑吟吟地說道,“老爺這幾年漸漸將家裡的生意交給二少爺打理,自己身上的擔子也輕了不少。”
“老爺最近不知怎麼,喜歡上了練太極,一有空就在院子裡練。我瞧著精氣神也比之前好了不少,還以為他返老還童了呢!”
“那我就放心了。”晏臻笑著說,“待我得了空,一定前去拜訪。”
程家這批糧食著實是不少,雙馬拉的馬車整整拉了十車。
怪不得路上比較慢呢,賀聽瀾心想,這相當於每輛馬車拉著一千升的糧食,每匹馬就要負重五百升。
這樣的話,連續走一個白天都很困難。
於是眾人來到了沿途的第一個驛站,開始將糧食分裝。
首先,要把馬車從雙馬改成四馬,這樣一來速度可以大大提升。
沿途的普通驛站可供他們調動的馬匹有五十匹,加上程家原先就有的二十匹,一共七十匹。
賀聽瀾簡單算了一下,將車隊擴大到十六輛車,一共就需要六十四匹馬。
如此,每輛馬車的負重則是六百二十五升,這對於四匹青壯年的馬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
馬匹的耐力極佳,按照四匹馬拉六百二十升糧食的負重,在平原上跑五十到六十裡路才會感到疲憊,所以只需要每隔一個驛站換一次馬就行。
中間還能省下換馬的時間。
大家對趕路所需的時間初步有了一個判定,一下子有了信心,前幾日的奔波勞累瞬間煙消雲散。
大家幹勁十足地換上驛站的馬,開始趕路。
然而現實總是比想象的多一些突發狀況。
就在大家路程剛剛過半,途徑白雲嶺的時候,賀聽瀾感到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殺氣。
“大家小心。”賀聽瀾警覺道,右手下意識地摸向腰間的佩劍。
晏臻沒反應過來,頗為不解地問賀聽瀾道:“怎麼了嗎?”
賀聽瀾環顧四周,“你有沒有發現,這裡沒有鳥叫。”
“啊?”晏臻不明所以,“大冬天的,沒有鳥叫不是很正常嗎?”
“不。”賀聽瀾搖搖頭,“樹上有很多鳥窩,地上也有不少鳥屎,說明這裡是鳥類經常活動的區域。”
賀聽瀾閉上眼睛,感受了一下風向。
“應該有別人在附近。”賀聽瀾沉聲道,“大家一定要小心。”
話音剛落,突然,樹林中射出來一支箭。
“有埋伏!”賀聽瀾大喝一聲,揮劍將那支羽箭打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