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守高廷鈞貪汙巨額賦稅,實收稅銀與上報國庫數額嚴重不符。高廷鈞為掩蓋其罪行,剝削百姓,橫徵暴斂,致使民不聊生。此地怨聲載道已有數年,恐生變亂。
臣,寧遠郡禦史杜世宏,恐遭迫害,冒死密奏。三次請願,望陛下派遣欽差大臣徹查,嚴懲貪官,救民於水火。
紙上的字跡形雖俊秀,但卻蘊藏著力量,彷彿能穿透紙張。
傅彥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
他突然想到,方才在檢視地方官吏任職與罷免的記錄時,發現寧遠郡的禦史換得比別的州郡都要頻繁。
幾乎是每過不到一年,前一任禦史就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離世。
有回家路上被土匪搶劫而死的。
有得了怪病不治而亡的。
有失足掉河裡淹死的。
還有甚者在爬山採藥的路上一不小心踩空,從懸崖峭壁上掉下去摔死的。
總之,寧遠郡禦史一職彷彿是被施了什麼詛咒一般,沒有人能在這個位置上活過一年。
聯想到方才這封密信就是由寧遠郡的新任禦史上奏,傅彥頓時猜想到一個可怕的事情。
禦史杜世宏一定是發現了什麼確鑿的真相,他這是在跟中央求救!
傅彥將所有和寧遠郡有關的文書都放在一起,從頭到尾仔仔細細地捋了一遍。
如果說實收稅銀與上報國庫數額不符,這應該是能很輕易地查到的。
只要把賬目與國庫那邊的記錄進行比對,就能發現其中端倪。
可現在的問題是,該如何檢視?
更詳細的賬目存放在戶部,傅彥並沒有檢視的許可權。
不過……
自己老爹就是戶部尚書,說不定可以走個後門!
傅彥想到這,頓時按耐不住起身,拿著文書就要出門。
然而臨出門的時候,他突然發覺自己似乎有點太沖動了。
雖說此事事關重大,不能輕視,可是自己如今只是一個小小的員外郎,插手地方官員貪汙一事實屬越俎代庖。
不行,傅彥冷靜下來,回到書案前坐下。
還是得再想想。
按照規矩,員外郎如果發現任何可疑的資訊,都要先上報給所屬司的郎中。
對於傅彥來說,就是要先告訴孫道仁的意思。
傅彥坐在書案前,犯起愁來。
到底要不要先稟報呢?
他一邊思考,一邊再次讀了一遍那封密信。
這一次,傅彥突然發現了一處自己先前沒有太注意的地方。
禦史杜世宏說,他這是“三次請願”?
那麼前兩次在哪?
傅彥意識到這個問題,立刻開始檢視過往的文書。
他將寧遠郡過去一年上報的所有文書每一頁都仔細檢視,然而卻並沒有發現有兩頁粘在一起的情況。
難道是前幾年上報的?
於是傅彥又把過去三年的文書都查了個遍。
然而他查了大半天,也沒有再查出第二張被粘合在一起的紙。
真是奇了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