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預料之外 自己多少還是對戛納的含……
自己多少還是對戛納的含金量有點誤判。
獲得一邊倒的贊美, 新聞頭條、廣告邀約,綜藝邀請,商業價值急劇攀升, 不管是奢侈品還是美妝都把沈芝玉當作“亞洲新面孔”的代表。
《新女性》在韓國本土和國際市場都被炒到炙手可熱,連同流媒體平臺採購都進入白熱化階段, 不管是fix還是disney+,就連本土avve也加入戰局。
這些平臺為了爭取到沈芝玉, 甚至願意為她量身定製劇集。
不止能夠對接到全球頂級資源,進入好萊塢、歐洲藝術片導演的視野, 成為選角目標。
當然,這可能是現今大環境所致,好萊塢需要韓國代替海那邊的影響角色,填補來自東亞的文化空白。
這些都不是最誇張的,最誇張的是韓國本土反響, 不看商業代言,只說片酬。
她的片酬直接邁入忠武路頂級女演員行列,甚至一度直逼男演員。
要知道沈芝玉在證明票房號召力之後,能拿到的片酬也就和忠武路兩金相差無幾, 大概在5億左右, 現在卻可以拿到10+億,翻了一倍, 孫憶珍、全度延也就是這種程度了。
她之前想要爭取的劇本,現在就這麼擺在面前,不止一份,是超級多。
沈芝玉成為了現今小花第一梯隊,如果之前忠武路兩金還算保持優勢,因為她們依然被本土鐘愛, 有演技口碑,製作方信賴。
可現在不一樣了,沒人會輕視沈芝玉覺得她是空有流量與商業價值的花瓶,在捧起戛納獎杯的那一刻,她就已經補齊了所謂演技短板。
她拿到的角色,也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展示美貌,可以接觸到更複雜的女性角色,要知道,在之前,這類角色都是依靠沈芝玉自己一遍又一遍的主動爭取,還依然要被質疑。
沈芝玉一直以為自己算紅,但這次才明白什麼叫徹底紅了。
大勢到bh選擇低下高貴的頭顱主動求和,願意為她成立個人工作室,雖然仍然屬於bh旗下,卻也在合約中規定她擁有自主權,公司只負責公關、稅務之類的商業事務,絕不插手其他。
看來是相當眼饞,沈芝玉能剩下,給其他女演員共享的資源,也寄希望於她抬高股價。
畢竟出走傳聞一出,股價下跌卻也在可控範圍內,可到戛納之後,就成暴跌,所有人都在嘲bh有眼無珠。
鬧的太僵也沒必要,沈芝玉不想被人得意忘形的輕佻態度,卻對bh反複挑起黑通稿有所忌憚。
只願意各退一步,將商務綜藝約留在bh,包含公關稅務,還得她點頭答應,才可以簽約,影視約剝離,至於全約,想都不想。
即使這樣,bh依然答應了,算是完美分手的結局。
其實沈芝玉明白自己這個獎拿的燙手,包括因為獲獎角色賦予的,被敏感的性別議題加註的“新一代獨立女性”公共形象。
她完全不是那種形象,也做不到那種樣子,沈芝玉只是依靠男性審美裡的完美模板在讓自己走的順暢而已。
其實誇贊也是捧殺,大眾的期待值越高,就越難以滿意,花瓶沈芝玉和戛納影後沈芝玉是雙重標準,達不到就只會被嘲諷江郎才盡。
以戛納標準看待,期待她的後續作品,就好像走鋼絲一樣,一不小心就會墜落。
簡直和全度延如出一轍的困境,沈芝玉也陷入了選片問題,好像這個也不錯,那個也挺好。
沒有選擇的時候,她可以自己尋找目標,可擺在面前的選擇太多,就只剩下煩惱。
“歐尼啊…”
沈芝玉捧著茶杯,完全是素顏的和寶兒見面,看著杯子裡的茶湯,只覺得自己也是沸水煮茶葉,總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而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