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荷已經將自己的注意力投入到了新一張卷子上。
韋露拿出自己早早準備的答案開始核對。吳之瑤站在韋露身後,也快速掃著卷子上的內容。
100分的試卷,想要考95分是很難的。
雖然上個學期安荷的期末考試是全科90分透過的,但是到了90分的這個分段,想前進一分都非常困難,更別說前進5分。
這也是吳之瑤為什麼會答應安荷的原因。
安荷考慮的這兩天她自己也思考了很多。
教材編些不是非安荷不可,只不過是吳之瑤想把這個機會給她。
如果安荷真的不能參加,吳之瑤也可以去動員其他老師或者同學,這都不是什麼問題。
還是不要給安荷那麼大壓力好了。
所以吳之瑤如今雖然也關注事情的結果,但也沒有那麼緊張,只是希望安荷能夠做真正適合自己的事情。
只是,安荷的卷面情況出乎吳之瑤的意料。
前面的選擇、簡答,一點錯誤沒有,分數全都拿到,後面的大題也是寫得密密麻麻。
安荷的學習能力毋庸置疑,基礎題目能拿到分數,吳之瑤不意外。
但是,對照答案看最後一道大題時,吳之瑤還是忍不住吸了一口氣。
安荷回答的角度比韋露給出的參考答案還多。
關鍵是,這些內容不是那種為了答題,湊卷面分而寫上的內容。
每個回答的角度都能看出深度思考的結果,甚至有幾個作答角度比韋露給出來的標準答案還好。
95分似乎對安荷來說並不是不可能達到的事情。
吳之瑤抬頭看向在答另一張卷子的安荷,只見安荷表情自然,一手握筆作答,一手自然而然地虛握,不見一點緊張焦慮,彷彿眼前的卷子只是一份普通知識點篩查,填起來那叫一個自然流暢。
韋露也在看安荷已經完成的這張試卷,這張從安荷週一離開後,她就在研究的試卷。
那天安荷離開之後,韋露就有一種冥冥之中的直覺,安荷一定會來找她要試卷。
所以,從那天起,她就開始準備這份試卷。
安荷考慮了三天,韋露就準備了三天。
剛剛,安荷問韋露多少分數算透過,她說的90分可不是根據安荷的期末成績定的,是根據她預估安荷的能力定的,因為她出的這套試題難度比期末考試要高。
韋露沒想到,安荷連卷子也不看,就在90分的基礎上還要提升標準。
不過這樣也好,韋露想讓這個有些能力的姑娘吃點苦頭,年輕人還是需要磨練滴。
只是,安荷的卷面註定是要讓韋露失望了。
不是因為分數太低,而是因為作答太好。
前面的題目安荷的作答都是完全正確的,甚至連一個標點符號都沒有問題,韋露只能寄希望於最後一道大題。
最後一道大題是她給安荷準備的一個大坎,難度很大,考研題目都很少延伸到這個深度。而且,90分過關,她的這一道大題15分。
就是說,前面全都做對的情況下,安荷還要答對最後一道難題至少三分之一的內容,才能合格。
韋露自己設定的最後一道“攔路虎”很有信心。
可是誰能告訴韋露,自己面前這張答卷上最後一道答題密密麻麻的作答是怎麼回事兒。
自己的最後一道大題參考答案好像沒有這麼多內容吧。
還是安荷實在不知道怎麼辦了,於是想讓她看著情分給點分數?
如果是這樣想,安荷就要大錯特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