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硯,“只要那個人是江韻,被騙我也心甘情願。”
王數,“……滾。”
這部電影的火爆,不僅為紀硯這個導演身份帶來了口碑,周白和扮演男主的演員也因此有了熱度,進入大眾視線。
周白簽的是紀氏傳媒,那個男生也有意簽這個,畢竟紀傳手握不少資源,但被拒絕後,簽了另外一個公司。
周白周圍的人知道她參演了紀硯導的電影,但首次登上大熒幕就有這樣的成就,是所有人都未料想到的,包括她本人。
江韻在某天晚上收到了周白發給她的一篇小作文,裡面寫的是周白之前對自己無數次的否定,以及對她和紀硯的感謝。
江韻能從其中看到她是一個很敏感又堅韌有野心的女孩,這也是當初她讓紀硯把周白簽下來的原因。
她也回了周白一大段話,其中有幾句話讓幾年後即便登上國際舞臺的周白也記憶猶新。
江韻說:“有野心從來不是一個貶義詞,我希望你能在不違背自己意願以及法律道德的前提下,能利用一切資源往上走,包括我,越高越好。”
眼緣沒有道理可講,你與一個人相處幾年,感情或許也只浮於表面,對那個人的感覺可能也是不鹹不淡。而有些人見一面,不需要所謂的理由,你的潛意識就替你選擇了喜不喜歡。
對於周白,江韻就是這樣的,見到周白的第一面,她的笑容略顯靦腆卻很幹淨。
所以,江韻也心甘情願去利用資源捧她,這樣做能說是純粹的嗎?也不全是,其中有捧火周白能給紀氏帶來利益的原因,但更多的只是江韻對周白的欣賞。
周白的生活也因為名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的爸爸曾經滿是愁容的面貌漸漸帶上了笑容,一直暗中瞧不起他們的鄰居不知何時開始明裡暗裡的巴結。
大學放假的那天,周爸做了很多飯菜,一向不怎麼碰酒的他那天灌了好幾杯,整個人說話都開始條理不清晰,斷斷續續的。
從那天起,壓在周爸身心上的一塊無形大石終於被粉碎成碎末,隨著夏季夜晚的風被吹的無影無蹤 ,也吹散了周家的苦悶。
周白算是正式邁入了娛樂圈,她辭掉了咖啡館的工作,現在經紀人給她接了一些出演配角的戲,平時要兼顧學業和工作。
寧城一中是七月中旬放假,江韻和紀硯趕在假期前回了一趟高中。
到那的時候,正好趕上上課鈴響,校園裡一個人也沒有。畢業這麼多年,學校幾乎沒有什麼大變化,只是教學樓相比十年前破舊了幾分。
兩人去了他們高中所在的教學樓,所在的樓層,在那裡的年級依舊是高二,裡面坐著穿著短t校服的學生,坐姿各異地盯著臺上講課的老師。
那時候的自己總以為鄰近十七八歲的年紀足夠成熟,但十年後再去看,只有青澀。
窗邊的一個男生正在看著黑板,倏地側頭,盯著某處看了幾秒,又收回視線。
或許是經歷過的緣故,紀硯壓低聲音對江韻道,“這個男生喜歡那個女生。”
江韻剛才也看到了這一幕,捕捉到了女生的反應,對紀硯微微一笑,“雙向暗戀啊。”
時隔多年,回到校園,江韻仍然能記起兩人當初所在的位置。
江韻個子高,坐在倒數第三排,紀硯在最後一排,她的斜後方,那時候她總是借問她後桌數學題的名義轉向後面,似乎只是為了那麼光明正大地看一眼。
從教學樓走到操場,體育課的場景浮現,漸漸重疊。
如果有人在高中的時候和江韻說紀硯超會撒嬌服軟,那麼她是不會信的。
高中的紀硯在男生堆裡總是鶴立雞群的存在,優越的外貌讓他和普通男生有壁,周身冷峻的氣質和鋒利的眉眼總是讓人覺得他是不易靠近的,拒人於千裡之外。
當初的江韻或許是因為這個才退縮,沒有在他離開時喊住紀硯,兩人才會笨拙地,抱著青春時代純粹又洶湧的喜歡,等著對方。
而兩人又時常慶幸緣分讓彼此重新捆綁。可江韻又想,與其說是緣分使然,不如說是紀硯當初的主動讓緣分延續,重新開始新的故事。
兩人沿著校園的大道隨性地走,反應過來又走到了高二那年,紀硯轉學離開時的那條路。
紀硯牽著江韻,向門口走去,此時已經下課,高二教學樓的走廊上站著人,靠著欄杆,獨屬於校園的喧囂在耳邊回蕩。
江韻朝她和紀硯在的教室回頭看了一眼,恍然間,彷彿看到了十七歲的自己,悄然回握住了正在牽著她的手。
她想告訴曾經那個趴在欄杆上黯然神傷的自己:你們會再相見的。還有,紀硯從始至終,也喜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