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請學姐到時候去聯系女主持人吧,畢竟嘉賓是著名女記者,當天或許有女性主義相關的提問,例如女性記者在新聞行業尤其是女性戰地記者是否曾遭遇過職業偏見等等,該類提問我認為同為女性會更容易共情理解,從而盡量避免出現主持人無法共情,而說出讓現場氛圍變得尷尬的現掛串場詞這種情況。”
柴瑩在何意發言時一直微微點頭,眼神灼亮點光,最後拍板敲定,“好,你說的很有道理,這個我也會和主持人強調一下。”
她掃過何意手邊平板上有條有理列出的準備內容,臉上的笑容更深,伸手在何意雙肩感嘆一拍。
“我就知道我沒看錯你啊!”
果然是一員大將。
深紫色的大塊海報看板最上方是一排白色大字“第七屆新時代論壇——國際視野下的媒體責任與新聞敘事”,下面是排小標題“從傳統新聞到數字時代”。
海報左下方是紮著一頭利落的棕發正朝著鏡頭微微笑著的今天的主人公葉蓮娜的照片,她的目光深邃而凝練,彙聚著歲月沉澱後別具一格的知性與力量。
據說她曾連續六年留在阿勒頗前線為俄羅斯第一新聞提供獨家戰報,以揭露了極端組織的武器走私鏈而聞名於世界,曾兩次獲得普利策新聞獎,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新聞自由衛士”獎項,是一位無論是專業素養還是人文精神都極為優秀的國際記者。
據說也是許多新聞從業者的偶像。
何意她們部門關於此次時代論壇線上線下的宣傳幾周前就已熱火朝天開始,尤其針對新傳學院和外文院,當時是本著現場觀眾如果填不滿,就請老師親自去各專業班級拉人過來的想法去做,誰知宣傳效果意外很好,甚至有點過好了。
活動開場前半小時,大報告廳裡的人就漸漸坐滿,甚至隱隱約約好像還來了一些外校的人。
清大的校內活動也沒有明文規定不準外校人士參加,但之前的大部分中小型活動外校人士可能還沒來得及聽到訊息就已經結束了,這次也不知道是哪裡“走漏了風聲”。
“好像是新傳的哪個老師出去別的學校交流的時候宣傳的,你別看葉蓮娜不是明星大腕,但是在這個行業內跟到時候要是能跟她合影,或者要到簽名就好了……”
同是時代組成員外文院的韋星聽到了些風聲,忙繞到報告廳舞臺邊跟正在忙碌的大家說了起來。
“欸,那我們能不能增加個合影或者簽名流程呢?”
李若竹興致勃勃建議。
柴瑩學姐搖頭,“現場人太多,每個都簽名很不現實,再說我們沒有提前跟葉蓮娜溝透過這件事,臨時加也不好。合影的話,已經提前安排會有全體大合照。”
她說的應該是葉蓮娜在舞臺上背對大家拍的全景合照。
“那我們呢,我們作為組織的工作人員,沒有單獨合影的機會嗎?”李若竹可憐巴巴朝她繼續問。
柴瑩扶額,“回頭看情況吧……”
葉蓮娜本尊出乎意料的隨和。
她顯然早已準備腹稿,嗓音沉穩,拿著話筒在臺上演講時的速度不疾不徐,給翻譯留下充足而又不過分的時間空隙,而且作為以文字及攝影作品出名的調查記者,即便在場大家幾乎都聽不懂俄語的情況下,也能感覺到她的口條堪比出鏡記者。
與大家的預期相悖,她並沒有在這樣的場合過於避諱提及她的職業生涯中與政治相關的部分,反而以此作為開場引入。
“十年前,我在阿勒頗醫院地下室發稿時,無線訊號只能維持90秒……”
她摁下手中的遙控按鍵,身後的落地大屏上顯露出一張當時使用的衛星終端裝置的照片。
“而今天,演算法能在1秒內遮蔽一條戰地影片……可我始終認為,技術進步不該成為真相的敵人。”
……
“來之前,與我溝通的工作人員請我在演講的最後,以一位老新聞人的視角,來給今後無數新聞從業者一些忠告建議,我的第一反應是,今後真的會有這麼多新的新聞人嗎?”
葉蓮娜的俏皮話透過翻譯之口而出,在臺下滿座觀眾裡也引發了一陣善意的笑聲。
她也笑了片刻,轉而正色道。
“可是,我年輕的朋友們,不論今後這個世界會有幾位新生的新聞從業者,我都要說……”
“在這個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你們尤其要注意真相的重量與速度之間的博弈……”
“盡管這個時代很多人已經拋棄了這個觀點,但我還是希望你們要記住,準確永遠比快速重要……”
“十年前的阿勒頗,我曾用衛星電話傳回一條三十秒的語音報道,那是醫院遭襲後的現場哭聲,當時我的編輯要求我補上一段冷靜的現場描述……”
“但我說,‘這就是現場,哭聲遠比我的語言更真實’。”
“新聞的第一要義不是‘快’,而是‘準’!
“今天的演算法推送機制卻正在殺死這種剋制……我的攝像機曾被狙擊手的子彈擊穿,但比這種物理威脅更可怕的是,如今一篇ai生成的假新聞能在十分鐘內覆蓋數千萬使用者……”
“我希望你們今後從業的第一天,就要為自己寫下三條不報道鐵律——一,不渲染暴力細節換取點選量;二,不為信源安全妥協事實的完整性;三,不把任何群體簡化為‘好人’或‘惡魔’,新聞只是忠實的旁觀者,不是審判的大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