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蒼老的眼平靜堅毅,他畏畏縮縮了一輩子,老了也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和談?他第一個不同意。
“你!”百裡毅沒想到李文靜能站出來反對他,“李大人可要想清楚了再說,與兩國同時開戰,以我國如今的國力如何支撐得住?”
李文靜面對百裡毅的步步緊逼直面迎上去,“那百裡大人如今該好好想想如何協調境內錢糧,而不是用割地賠款來保證京城的安穩!”
“若是安穩的只有京城,我們這幫老骨頭也該以死謝罪了。”
“你!”
韓大海拳頭緊握,他勉強把淚憋回去,嘴上不和他們吵,但開戰的決心已經下了。
徐儀道,“各位擔憂之事本官已經知曉,待下朝後商議後再行決斷。”
“商議?”百裡毅不敢置信,他看向徐儀,“和誰商議?”
“如今陛下不在京城,徐大人和薛大人監國,不在早朝商議還能去和誰商議?”
崔祥祝在大殿兩側被吵得頭暈,這兩個月一直這樣,不知道是天兒熱了還是怎麼的,這幫大人是越吵越兇。
徐儀拳頭握住,咬了咬牙抬頭,“既然陛下讓本官和薛大人監國,那本官就得擔起監國的擔子!”
他看人的眼神突然變得銳利,讓人看著不像是一個文官,甚至幾個小聲交談的小官在後面突然就不敢說話了,“百裡大人這麼咄咄逼人,是質疑陛下?還是想替陛下做主了?”
“你!”
徐儀繼續,“既然不是,那仍是本官和薛大人監國。如今各位說不出個所以然,便等著下朝後商議過再行決斷,”他說完看向薛清平,“薛大人意下如何?”
“徐大人說得有理。”
嘴角上翹帶著笑,年輕男子一身粗布麻衣穿在官服裡面誰也看不見,在早朝上硬氣若是讓京城的官家小姐瞧了必要芳心暗許。
崔祥祝是這麼覺得的,他轉頭又看了看空了兩個多月的龍椅,心下悵然。然剛想嘆口氣,他瞧著徐儀對著他做了個手勢,崔祥祝立馬高聲,“下朝——”
百官應聲而散,只留下剛剛吵得面紅耳赤的幾人站在原地互相不服氣,但也沒留多久,冷哼一聲各自散去。
崔祥祝都看在眼裡。他無奈搖了搖頭,他還是趕緊回去備茶吧,等一會韓尚書出宮轉一圈回來還得和十九大人他們細聊呢。
入春後天氣一日比一日暖,遙如意和徐儀在偏殿等著他們,如今顧回舟不在皇宮,自然不能再帶他們去禦書房說事。
自然而然,偏殿成了他們議事的書房。
房門大開,看著不遠處自長廊走來的兩人,遙如意點頭,“他們過來了。”
徐儀也看過去,和遙如意站起身上前迎了迎,把二人請進來坐,“二位大人,如今沒有外人,都說說吧。”
沒有外人,這句話說得有深意。
李文靜和韓大海對視一眼,此處就這幾人,連薛清平都不在,這都是陛下的心腹。
韓大海端起茶一飲而盡,他率先表明立場,“此戰非打不可,我韓大海雖然老了,但既然還當得一天的將軍,就能帶一天的兵!和草原打仗,我韓大海不怕。”
氣氛死寂,即便窗外吹來的風溫柔和煦也吹不散此時的凝重。
李文靜早在早朝上就說過了,他嚴肅點頭,“非打不可。”
徐儀擰眉,他抬眼間對遠遠走來的十四點了點頭。他認同開戰,如今京城能領兵的武將就只有兵部尚書韓大海,再領兩位副將在排兵布陣上不成問題。
但百裡毅說得不假……
“糧食一事雖如今還撐得住,但日後兩方同時開戰,著實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