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出席這場研討會的人都是各地方較為出色的人物,程筱一這樣青澀的面孔實在太過顯眼。
好在都是體制內,誰有好奇,但都不動聲色。
研討會在一陣熱烈的掌聲中正式拉開帷幕,程筱一挺直脊背,雙手緊緊握著筆,目光專注地投向舞臺。
她翻開筆記本,扉頁上“文旅融合,非遺重生”幾個字剛勁有力,那是她熬夜查閱無數資料後寫下的研究方向,此刻,她滿心期待能從這場研討會上汲取靈感。
畢竟這是其他同學都難以獲得的學習機會。
她明白父母安排她來參加研討會的用意,無非是希望她的理論可以聯絡實際,學習歷史,活用歷史,造福於社會。
她想成為像父母那樣有用於社會的人,也不想讓父母失望,更不想讓支援她陪她改方案的小舅失望。
第一位登臺分享的是來自江南水鄉的代表林文遠。
大螢幕上,一幅幅如詩如畫的畫面徐徐展開:白牆黛瓦的古鎮蜿蜒於碧波之上,青石板路在煙雨朦朧中若隱若現,身著藍印花布服飾的姑娘撐著油紙傘,踏著輕盈的步伐走過石橋。
“我們江南的藍印花布,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林文遠的聲音溫和而堅定,“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這項傳統技藝逐漸被人們遺忘,年輕一代對它知之甚少,傳承面臨著巨大的危機。”
程筱一認真地記錄著,眉頭微微皺起。
她知道母親一直致力於國家的文化復興,這些年非遺傳承面臨的困境大多如此,在現代社會的衝擊下,那些古老的技藝彷彿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為了讓藍印花布重新煥發生機,我們成立了藍印花布文創工作室。”林文遠繼續說道,“邀請設計師將傳統紋樣與現代時尚元素相結合,推出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文創產品,像印有藍印花布圖案的絲巾、包包、家居用品等。”
大螢幕切換,展示出一件件精美的文創作品。
程筱一眼前一亮,這些產品既保留了藍印花布古樸典雅的韻味,又融入了現代設計的簡約時尚,讓人愛不釋手。
“同時,我們還開展了藍印花布體驗活動,遊客可以親自參與制作,從刻板、刮漿到染色,全方位感受這項傳統技藝的魅力。”
林文遠的話語中充滿自豪,“現在,我們的藍印花布不僅在國內市場廣受歡迎,還遠銷海外,成為了江南水鄉的一張亮麗名片。”
會場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程筱一也跟著鼓掌,心中滿是敬佩。
她在筆記本上寫下:“創新設計與體驗活動結合,讓非遺從靜態展示變為動態參與,增強了遊客的文化認同感。”
接下來,來自西北大漠的馬國強走上舞臺。
大螢幕上,廣袤無垠的沙漠、雄偉壯觀的古城堡、色彩豔麗的皮影戲道具依次呈現。
“我們那裡的皮影戲,曾經是鄉親們農閒時最大的樂趣。”
馬國強的聲音帶著一絲滄桑,“但如今,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願意學習皮影戲的人越來越少,老藝人們滿心憂慮,擔心這門手藝後繼無人。”
程筱一停下筆,神情專注地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