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對新人在禮樂聲中完成三揖三讓之禮時,觀禮區突然湧出百名身著各朝代婚服的新人。
有穿馬面裙的明代新娘,腰間繫著織金霞帔;穿襖裙的清代新娘,旗頭上的東珠搖曳生姿;更有穿胡服的異域風格婚服,與穿圓領袍的新郎並肩而行。
他們手中或執團扇,或捧花球,在漫天星斗下組成色彩斑斕的長隊。
非遺建築群的廣場中央,巨大的銅盆燃起篝火。
十二名舞姬身著羽衣,手持長綢繞著火堆翩躚起舞。
空中突然飄起細密的花瓣雨,原來後勤部門特意在建築飛簷處設定了機械撒花裝置。
人群中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外國遊客紛紛掏出手機記錄這夢幻場景,有位義大利攝影師激動地用英語喊道:“這是我見過最浪漫的集體婚禮!”
刺繡坊的繡娘們將工作坊改造成展示區,玻璃窗內陳列著新人嫁衣的製作過程:從繅絲到染線,從繪圖到刺繡,每道工序都配有文字說明。
有遊客驚喜地發現,自己在直播間下單的定製嫁衣正在此處展示製作進度。
木雕館前,老匠人現場雕刻的龍鳳呈祥擺件被遊客團團圍住,有人當場下單定製婚禮紀念品。
餐飲區飄來陣陣香氣,老字號廚師們將"婚宴八珍"擺成吉祥紋樣。
杏仁茶上撒著玫瑰花瓣,棗泥糕做成同心結形狀,更有按《飲膳正要》復原的元代婚宴菜餚。
穿著宋代服飾的服務員穿梭其間,用仿古食盒為遊客上菜,引得不少人拍照發朋友圈。
隨著婚禮儀式進入高潮,四對主婚人帶領百名新人齊聲宣讀婚書。
溫婉手持灑金宣紙,聲音清亮:“兩姓聯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匹配同稱。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綿綿,爾昌爾熾。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好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譜。此證。”
這聲音透過現場擴音器傳遍整個建築群,觀禮區的遊客們不由自主地跟著輕聲誦讀。
有情侶感動得相擁而泣,更有外國友人跟著學念“永結同心”,發音雖然生澀,眼中卻滿是嚮往。
當禮樂聲再次響起,十二架古箏齊奏《鳳求凰》。
四對主婚人與百名新人手牽紅綢,沿著鋪滿花瓣的道路走向許願池。
池邊的祈福牆上早已掛滿遊客的心願牌,此刻又添上百對新人的誓言。
有位R國遊客用不太熟練的中文感慨:“原來華國傳統婚禮有這麼深厚的文化底蘊,真是太震撼了!”
程瑾瑜看著身旁的溫婉,她的鳳冠在月光下璀璨奪目,眼中卻盛滿深情:“阿婉,你的夢想成真了。”
溫婉輕輕靠在他肩頭,望著廣場上熱鬧的人群:“這只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