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婉站起身,走到程瑾瑜身後的書架上拿出幾本法律書籍放到茶几上。
溫婉兩世為人,主修政法,對法律法規也耳熟能詳。
“嚴局長,要想讓退伍軍人安心成為學校體能教官,首先得解決編制問題。”溫婉的目光堅定而銳利,她輕輕翻開桌上的法律文字給他們看。
“依據2011年頒佈的《退役士兵安置條例》,其中第二十九條明確規定,士官服現役滿12年的,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 ;榮獲二等功以上獎勵的,退役後也可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我們可以據此,為符合條件的退伍軍人開闢專門的教育事業編制崗位,就叫做‘國防教育專項編制’。”
尹嚴卿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問道:“可這些退伍軍人大多學歷不高,能符合教育崗位的要求嗎?”
“這就需要我們配套一套完善的培訓和考核機制了。”溫婉不慌不忙地回應,“在培訓方面,我們可以聯合當地的師範院校或者教育培訓機構,開展專門針對退伍軍人的教學能力提升課程。
課程內容涵蓋教育學原理、心理學基礎、教學方法與技巧等,讓他們快速掌握基本的教學知識和技能。同時,鑑於他們本身具備的軍事專業素養,我們可以將軍事技能轉化為教學專長,開發具有特色的國防教育課程體系。”
“至於考核,分為理論知識考核和實踐教學考核兩部分。理論知識考核主要考察教育學、心理學等基礎知識,實踐教學考核則讓他們在模擬課堂中進行教學展示,由專業的教育評審團隊進行打分。透過這樣的培訓和考核,確保他們能勝任體能教官這一崗位。”
周延在一旁微微點頭,補充道:“還得考慮到職稱評定問題,不能讓他們感覺沒有上升空間。”
“沒錯。”溫婉笑,接著說,“我們可以參考教師職稱評定體系,為國防教育專項編制的退伍軍人教官設立專門的職稱評定通道。
從初級教官、中級教官到高階教官,根據他們的教學年限、教學成果、學生反饋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定,讓他們在教育領域也能有清晰的職業發展路徑。”
尹嚴卿拿茶几上的《條例》和《教師法》看了又看,問程瑾瑜,“書記,這編制行得通嗎?真可以增設嗎?”
程瑾瑜含笑點頭,“合法合規!”
尹嚴卿眼淚盈眶,沒有誰知道他為了退伍軍人可以順利轉業有多殫心竭慮。
如今看到有更好的方式,讓那些退伍軍人離開部隊後也能有妥善的歸處,他如何不激動?
解決完編制問題,溫婉的話題自然轉向了那些因學歷問題無法進入教育事業編制的退伍軍人。
“對於這部分退伍軍人,雖然他們沒有編制,但他們的能力和貢獻同樣不可忽視。”溫婉的語氣中充滿了關切,“根據《華國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我們要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在薪酬方面,我們可以制定一套合理的薪酬體系。”
“首先,參考當地同級別體育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確定一個基礎薪酬。然後,根據他們的服役年限,每服役一年,每月增加一定金額的補貼,比如200元。
對於在部隊榮獲軍功的,再給予額外的軍功補貼,三等功每月補貼500元,二等功每月補貼1000元,一等功每月補貼2000元。這樣既能體現他們的服役價值,也能保障他們有較為可觀的收入,解決養家餬口的問題。”
程瑾瑜提醒道,“這樣的薪酬體系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勵他們,不過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得注意細節,確保公平公正。”
尹嚴卿連忙點頭,“對,這個肯定會公平公正去落實的。”退伍軍人相關補貼都是退伍軍人事務局在安排。
“另外,我們還要為他們提供完善的福利保障。”溫婉繼續說道,“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為他們繳納五險一金,享受與編制內教師同等的福利待遇,包括帶薪年假、節日福利、定期體檢等。
同時,設立專門的培訓基金,定期組織他們參加專業培訓,提升教學能力,讓他們感受到自身的成長和進步。”
林正明看溫婉說了老半天退伍軍人的事務,他那徵兵的半句沒談,也有些著急,“那個……溫婉,徵兵宣傳這個你有什麼辦法?”
溫婉看他著急,笑了笑,“部長,徵兵宣傳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創新宣傳方式和內容。”
她語氣平穩清晰,“我們可以拍一部高質量的徵兵宣傳片,以李想這樣的退伍軍人英雄事蹟為藍本,展現軍人從入伍時的熱血拼搏,到服役時的保家衛國,再到退伍後在教育領域發光發熱的全過程。透過真實、感人的故事,激發年輕人的參軍熱情。”
“這部宣傳片可以在各大電視臺、網路影片平臺、社交媒體等多渠道投放,利用當下流行的短影片平臺進行片段式傳播,吸引年輕人的關注。
這不僅符合《國防教育法》中關於加強國防教育宣傳的要求,也能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擴大宣傳影響力。”
林正明被溫婉的方案觸動靈感,“那麼像退伍軍人進校園做體能教官,在開展國防教育課程和常規的佇列訓練、體能訓練時還可以開展一些特色專案,比如軍事格鬥術、戰術演練等,應該也能讓學生們切實感受到軍旅生活的魅力吧。”
所有人皆笑,是啊,當退伍軍人進校園成為了體能教官,本身就是另類的徵兵宣傳。
溫婉補充道,“還有入伍和退伍儀式,這兩個儀式感滿滿的環節也不容忽視。”
“比如入伍儀式要辦得莊重而熱烈,邀請當地政府領導、社會各界代表出席,舉行授銜、授槍儀式,頒發入伍證書,讓新兵們感受到無上的榮耀。這不僅是對新兵的激勵,也是向全社會展示軍人的風采,增強軍人的榮譽感和使命感。”
說到這,溫婉想起未來人們在歡送新兵入伍時還在佇列前頭加入了非遺文化節目。
“林部長,或許今年的新兵歡送儀式我們還可以搞點特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