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瑾瑜17歲以特殊人才引進的方式進入了部隊,當時他是程瑾瑜的班長。
那時年僅17歲的程瑾瑜待人接物就十分老成了,當時軍區裡也有隨軍的家屬,對他萬般青睞,他都是不辭顏色,拒人於千里之外。
後來聽說他娶了寧縣的溫婉,為她甘願每天兩地奔波,甚至寧縣政府或長隴舉行大型活動時他只要有時間就化身為志願者去幫忙。
應酬幾乎沒有,連煙也戒了,要麼是太太讓早點回家,要麼是太太不喜歡,把妻管嚴的角色扮演得淋漓盡致。
聽說他這樣時,自己還覺得不可思議,現在看他這樣子,分明是樂在其中。
林正明笑,“你小子也有今天。”
如今他是河洛軍區武裝部的部長,程瑾瑜則退伍成了河洛的書記。
雖軍政分開,但兩人多年的戰友情誼深厚,見面時依舊熟稔熱絡。
程瑾瑜對林正明的取笑並不介意,“老班長來找我,不會是專來取笑我的吧?”
林正明自然不會無事來登三寶殿。
“我剛去退伍軍人事務局,聽說咱們河洛教育改革需要很多體能教官?”
剛剛他去退伍軍人事務局尹嚴卿那要今年的退伍名單,想根據退伍軍人的專業和特長,將他們編入相應民兵隊伍,如應急連、通訊保障排等。
沒想到尹嚴卿告訴他,如今退伍軍人成了香餑餑,教育廳那邊的周延正發愁學校體能教官人手不夠,下面的學校眼巴巴盼著退伍軍人去任教,想著辦法提高他們的待遇薪酬。
林正明一聽,覺得這是好事,這些退伍軍人接受技能培訓後去學校當體能教官與成為民兵並無衝突。
大多數退伍兵回到地方後,武裝部便會根據他們不同的年齡、身體素質、專業技能等條件進行篩選,邀請他們加入民兵隊伍。
民兵除了定期參加軍事訓練或執行任務,平時都有各自的職業生活。
所以如果這些退伍兵退伍後可以得到不錯的轉業機會,那麼對武裝部的徵兵工作也會是一個良性的迴圈。
“你也知道,現在徵兵工作難處不少。其中一樣就是退伍軍人轉業困難成了很多年輕人入伍的顧慮。
他們擔心服役期滿回到地方後,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無法順利融入社會,實現職業轉型 。
有的年輕人本對軍旅生活滿懷憧憬,可看到身邊退伍回來的前輩四處奔波求職,卻因學歷門檻、技能不匹配等原因屢屢碰壁,心中不免打起了退堂鼓。”
這個程瑾瑜也有略聽一二,這些年軍人轉業安置政策也有宣傳不到位之失,許多應徵青年對退伍後的安置政策、優惠措施一知半解,不知道國家在就業培訓、創業扶持等方面給予的支援力度,以為退伍後只能靠自己單打獨鬥。
這種資訊的不對稱,也使得他們在面對徵兵選擇時,更傾向於放棄入伍,去尋求當下更穩定的職業發展道路 。
林正明對程瑾瑜說些掏心底的話,“退伍軍人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不足,讓我們徵兵的工作面臨不少挑戰。
很多企業在招聘時,往往更看重應聘者的學歷和專業技能,但一些退伍軍人由於服役期間與外界接觸相對較少,知識更新相對滯後,在學歷和專業技能方面不佔優勢。
即使他們有一腔熱血和過硬的身體素質,但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依舊被拒之門外。這種現狀,讓不少年輕人在權衡入伍利弊時,更傾向於選擇能夠直接提升就業競爭力的途徑,而非投身軍旅。”
程瑾瑜點頭,意會道,“所以你是想借現在教育改革需要大批次的體能教官的勢搞徵兵宣傳工作?”
林正明大笑,跟聰明人說話就是這樣簡單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