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婉朝領導席點頭,待所有掌聲停下,她才接著道,“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是民族振興的根本動力。它承載著無數家庭的期望,更決定著一個國家的未來走向。
從‘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的諄諄教誨,到如今對高素質人才的急切呼喚,教育始終貫穿於人類文明的程序,如同一座燈塔,照亮民族前行的道路。”
“當我們的教育事業被不良風氣侵蝕,就如同基石出現裂痕,大廈將傾危在旦夕。
失去公平的教育,會讓社會階層固化,寒門再難出貴子,無數懷揣夢想的孩子被擋在機會的大門之外,國家也將因此失去許多潛在的創新力量和發展動力。我們絕不能讓教育的腐敗和師德的淪喪,成為國家發展的絆腳石。”
“老師們,我們每個人手中都握著改變的力量。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每一堂課、每一次與學生的交流做起。在課堂上,用嚴謹的治學態度點燃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在生活中,用溫暖的關懷和引導,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就像那無數在偏遠山區默默堅守的鄉村教師,他們在艱苦的環境中,用愛心和耐心為孩子們開啟知識的窗戶,讓希望的光照進那些原本閉塞的角落,成為了改變鄉村命運的重要力量。”
演講的最後,溫婉鄭重道,“在這裡,我代表河洛辦公廳的領導,代表一直關注著這次培訓課的教育前輩們,代表所有的學生與家長,請老師們,用教育之光照亮祖國的未來,用師德之魂託舉孩子們的夢想,拜託了!”
溫婉說完,站直身子,朝臺下深深地鞠躬,久久沒有直起。
此時領導席上的所有領導不約而同地起身面向身後來自各地的一線教師,與溫婉一樣朝他們鞠躬,不約而同地對他們道,“拜託老師們了!”
所有老師都沒想到會這樣,他們都知道這場師德培訓來自前陣子的教育腐敗事件。
他們也做好了被牽連被批評得一無是處的準備。
可他們萬萬沒想到,溫婉會這樣鄭重其事地拜託他們以師德育人,更沒想到所有領導也都站起來拜託他們。
所有人都動容了,幾乎都第一時間站起身朝下方的他們鞠躬回禮。
他們的眼裡滿含淚水,不是所有的教師都是功利的。
絕大部分教師踏上那三尺講臺,都是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忱與夢想。
他們或許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在平凡的日常中,用點點滴滴的付出詮釋著教育的真諦。
有的老師,為了讓學生理解一道難題,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反覆講解、耐心輔導;有的老師,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在學生遭遇挫折時,給予溫暖的擁抱和鼓勵的話語;還有的老師,積極探索創新教學方法,只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充滿活力。
此刻,他們心中的責任感被徹底點燃,曾經的迷茫與困惑煙消雲散。
那些因個別不良現象而產生的陰霾,被這聲聲懇切的“拜託”一掃而空。
這一刻,他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肩負的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
臺下一位有三十多年教齡的老教師,眼眶泛紅,他想起自己多年來在教學中的堅守,雖有疲憊卻從未放棄,此刻他更加堅定了信念,要將自己的餘生都奉獻給教育事業,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也有一位年輕的教師,剛入職不久,原本還在為無端被牽連而苦惱,此時卻湧起一股暖流,他暗暗發誓,未來一定要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不辜負領導和家長的信任,不辜負學生們那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
這一刻,整個階梯教室彷彿成為了教育理想的匯聚地,所有教師的心緊密相連。
他們相互對視,淚中帶笑,眼神中傳遞著堅定與力量。
從這一刻起,他們將以全新的姿態投入到教育工作中,用自己的行動去重塑教育的光輝,去踐行“人民教師”的神聖使命。
掌聲悄然響起,再慢慢如雷鳴般震動人心,經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