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曾因懼怕惡勢力而不敢反抗的村民,此刻也鼓起了勇氣。
他們主動找到調查組,訴說著自己所遭受的種種不公與迫害,提供了更多關於惡勢力的線索。
隨著線索的不斷增多,調查範圍進一步擴大,又有一些隱藏較深的惡勢力成員被揪了出來……
後來人們稱青巖村廢棄公路事件是程瑾瑜打響河洛掃黑除惡的第一炮,河洛走在前頭髮展地區經濟的同時,也成為了掃黑除惡的急先鋒,直至2018年1月,國家發出《關於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通知》,全國才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掃黑除惡風暴。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話說回2015年,因為以青巖村為中心的惡勢力被清掃乾淨,非遺建築群及改造青巖村為古鎮的專案順利進行,溫婉也在這裡一戰成名。
尤其是青巖村的村民,對溫婉更是感恩戴德,感謝她沒有追究他們傷害她的責任,更感謝她幫他們討回了搬遷費。
他們對待駐在村口臨時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也一反往前的冷漠抗拒,變得熱情不已。
高宇也終於如願看清楚了那些老宅的建築細節。
溫婉特地請來京都的考古專家來確認這些建築的歷史價值,以及要修繕時需要注意什麼要點。
考古專家們在青巖村一待就是數週,每日穿梭於那些古老的建築之間,手中的工具和放大鏡成了他們探索歷史的武器。
他們仔細地測量著每一處樑柱的尺寸,記錄下每一塊雕花磚石的紋路,對建築的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
經過深入研究,專家們得出結論,這些非遺建築最早可追溯至明朝末年,歷經數百年風雨,融合了多個朝代的建築風格,是極其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訊息一經傳出,青巖村瞬間成為了考古界和文化界關注的焦點。
不僅吸引了更多專業人士前來考察,還引來了眾多媒體爭相報道。
隨著古鎮改造專案的穩步推進,原本破舊的青巖村逐漸煥發出新的生機。
在保留古建築原有風貌的基礎上,施工團隊巧妙地融入現代設施,既方便了居民生活,又不失古韻。
隨著青巖村古鎮的名聲越來越響亮,前去遊玩的客數量呈指數級增長。
溫婉知道,商機來了。
她再次跑到青巖村,用改造長隴的經驗教村民們利用自家房屋開辦起民宿、小吃店和手工藝品店。
曾經只能依靠務農勉強維持生計的他們,如今靠著旅遊業收入頗豐,日子越過越紅火。
甚至幫村民們組織成立了青巖村旅遊服務協會,制定服務標準,規範村民們經營行為,力求給遊客提供最優質的體驗。
如今青巖村的村民以溫婉為馬首是瞻,他們知道溫婉是真心在為他們著想,希望他們的日子可以紅火起來。
所以溫婉說要成立旅遊服務協會,說得制定服務標準,說大家的經營行為得規範起來,這樣青巖村才能做出更好的口碑,他們無一不配合,誰都不會不配合,誰都不願意再讓溫婉失望。
他們曾羨慕寧縣有溫婉,如今溫婉在他們這裡。
他們曾羨慕長隴的脫貧致富,如今他們也即將成為“長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