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長德在一旁清了清嗓子,“你們都別爭了,咱們還是先看看這策劃書怎麼完善,然後實施起來。這可是溫同志的心血,也是對寧縣發展有重要意義的事。”
就在這時,縣書記葉穆成的秘書走了進來,“各位領導,葉書記請溫婉同志過去一趟。”
眾人一愣,然後牛長德笑著說:“看來葉書記也很關注你的動態,小溫同志,你快去吧。”
溫婉笑笑地從牛長德的辦公室出來,跟在書記秘書羅志明的身後前往葉穆成的辦公室。
葉穆成還沒來寧縣前,市書記張萬新就有提點過他,告訴他溫婉是省書記何晨光案前有名的人,對這樣的人務必重視,不要人才流失,對她的工作也要予以重視與支援。
溫婉來到葉穆成的辦公室,葉穆成微笑著讓她坐下,“溫同志,久聞大名,你是英雄,也是寧縣的大幸。”
溫婉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葉書記,我只是做我該做的事情,並沒有想太多。”
說完她把自己的策劃方案遞給他看,“書記,九溝村嶺下被掩埋的12位採砂工人如今沒法確切他們的遇難具體位置,就怕把上面的泥沙移走了也找不到人。我的想法是想把災難現場改建為災難教育基地。
紀念那12位死去的採砂工人的同時,也給後來的人們帶來警示的作用。”
葉穆成看了看策劃書,點了點頭,“溫同志,這策劃書我大概瞭解了。你是個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輕人,你想把災難現場變成教育基地,這個想法很好,但實施起來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你有沒有考慮過?”
溫婉點了點頭,“葉書記,我知道會有困難,但我有信心。我已經和村裡的一些長輩商量過,他們都很支援,而且我們可以先從小規模的教育活動做起,逐步完善。”
葉穆成讚許地看著她,“很好。你要知道,這個專案一旦啟動,就不是你一個人或者一個村的事了,它會涉及到很多部門和資源的協調。我會讓各部門配合你,但你也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
李想載著溫婉回到隴上村,卻發現江可為坐在村口的大樹下發呆。
洪災泥石流後,政府撥款和輝宏沙業賠的錢不少,溫婉也發話了,不夠的錢她來貼補,所以隴上村和九溝村的房屋重建速度快也很順利。
而江可為因為家中只有視力退化的奶奶,一老一小並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顧。
溫婉幾番思索後跟他們商量,他們家房子依舊重建,地契不改,但可以直接改為民宿來使用,讓村長江有學幫他們租賃給遊客。
至於他們祖孫倆則搬到隴上村這邊的老人院,也即是桃源居里住。
因為溫婉的先見之明,所以這次泥石流覆蓋的位置並沒有殃及長隴學校、桃源居和隴上村村委會。
溫大山按照溫婉的吩咐,讓村裡的孤寡老人直接搬到桃源居去住,裡面單人單室,還有溫婉高薪聘請的護工,這一福利讓九溝村的老人十分羨慕。
可不是他們村的,他們能有現在的待遇已經是幸運,自然不敢奢求太多。
後來溫婉病好回隴上村,發現長隴學校還有不少九溝村的孤寡老人,也留意到他們對住進桃源居的老人豔羨的眼神。
可儘管他們都羨慕隴上村的孤寡老人,卻誰也不曾抱怨,看到溫婉,還竭盡自己的珍藏,給溫婉分享他們喜歡的食物。
他們會從九溝村出來,原本就是衝著溫婉會補貼200元的人頭費,沒想到最後是救了自己一命,為此他們對溫婉都十分感激。
不管怎樣,沒有溫婉,就沒有現在的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