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自己對隴上村的規劃,溫婉侃侃而談,也不再緊張,“至於九溝村,是因為他們村書記找我,想讓他們村的孩子到我建的學校去讀書,考慮到兩個村一樣窮,一百多年前我們也是同個村,如果可以互幫互助共同發展起來,也是一件極好的事。”
溫婉笑了笑,捏了捏自己的手心,有些羞澀,“我那些圖紙都是找程……程先生設計的,多虧了他利用業餘時間幫我……”
說到最後,溫婉也覺得耳熱。
景老爺子越聽越滿意,對華國有這樣心正愛國願意建設家鄉的年輕人感到十分高興,“好!好!好!”
“溫姑娘,你儘管放心大膽去做,有什麼困難就找瑾瑜,若他搞不定,你儘管來找伯伯,我給你想辦法!”
景老爺子讓隨行的警衛員給溫婉留下自己的聯絡方式,“你存一下我手機號,順便把你的號碼給他備註上,你好好養養身體,我們華國需要你這樣的年輕人打天下。”
說完他便站起身。
他來正和堂本就是不想驚動任何人,如今給榮正和把完脈,又意外見到了溫婉,一番談話下來,讓他心情很不錯。
若華國都是這樣一心為民的班子,還愁什麼家不富,國不強?
他走出去,一邊交代警衛員,“給何晨光致電,對溫婉這樣的先進個人要予以重視與支援,讓官方媒體對她的事蹟進行宣傳和報道,若有相關的會議或培訓,也可邀請她去分享在防汛工作中的經驗和做法,讓更多的人積極參與到防汛救災工作中,給社會樹立正面的榜樣形象,傳遞正能量。”
突然,他停下腳步又有些不悅地交代道,“敲打敲打溫嚴生,恩人的女兒要照看,自家女兒是不是也得多關心關心,小小年紀,居然還肝氣鬱結,這大人都幹啥去了?!”
他再不懂醫,也知道肝氣鬱結是生悶氣引起的。
那樣標緻心大的姑娘,能讓她生悶氣的肯定不會是待她如珠如寶的程瑾瑜,而是她那對給她委屈受的父母。
警衛員元致標一一記了下來,他也沒想到老爺子對溫婉會如此重視,甚至還有些護短的傾向。
看老爺子這架勢,是把溫婉當自家晚輩來看待了?!
……
隴上村和九溝村的災後重建工作程序很快,但江有學卻在12個採砂工人遇難處犯了難。
第一塌陷的地方在山腳,山嶺滾下來的不僅是泥沙,還有石塊,要清理這個地方,相當於要搬掉整座傾軋在上面的山,卻還不一定可以把人找出來。
為此,江有學特地打電話問溫婉怎麼辦?
溫婉還在饒市,接到江有學的電話後與程瑾瑜談了一下。
程瑾瑜稍稍思索,就算搬掉上面的泥石不一定找得到人,勞民又傷財,或許可以換個思路,他對溫婉說道:“我覺得可以將那遇難處建成災難教育示範基地。
就像川省的512地震遺址,如今已成為知名的災難教育場所,透過保留地震後的建築殘骸、展示抗震救災的圖片和實物,讓人們直觀地感受到地震的破壞力和生命的脆弱,從而增強防震減災的意識。
還有南方的813颱風受災區域,經過改造後,成為了颱風災害教育基地,向公眾普及颱風的形成、危害以及應對措施。”
程瑾瑜開啟電腦,上網搜尋出相關的災難教育示範基地,“你看看,國家對於這類災難教育示範基地高度重視,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檔案,鼓勵地方結合自身特點和需求建設。
而且在資金上,還會給予一定的扶持;甚至在技術上,還會組織專家提供指導。但要求教育基地要注重科學性、教育性和互動性,真正發揮警示和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