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江有學如此痛快,溫大山也不再為難了,“就兩個條件,你們做到了就隨時可以把孩子轉過來。”
江有學激動不已,這兩個條件看似要求,卻沒有半分刁難九溝村的意思。
他站起身走向溫婉,伸出雙手握住她,“溫小姐,太感謝您了!我代表九溝村的村民謝謝您的幫助!”
“以後有任何需要我們九溝村人幫忙的地方,毋需客氣,儘管使喚,我們一定會盡心盡力聽您安排。”江有學太明白了溫大山兩個條件的背後是溫婉的首肯,否則溫大山如何能做得了溫婉的主?
溫婉笑了笑,伸出另一隻手覆上江有學的手背,也重重地握了握,“江書記不需要這麼客氣,我們兩村本是一村,同宗同源,雖說現在是分成了兩村,但卻相鄰而居,我們要發展,就要守望互助,希望以後大家提起長隴河,就能想到我們這兩個村共創的佳話!”
“對!對!對!”江有學被溫婉說的話感動不已,“以後我們兩個村守望互助,共創佳話!”
就這樣,九溝村的孩子來隴上村上學的事定了。
溫婉也正式將學校命名為“長隴學校”!
取長隴河之名,孕兩村之未來!
這樣也能讓從九溝村來的孩子有歸屬感。
除了學校改了名字,溫婉還把老人院改名字為“長隴桃源居”,替換掉原本“隴上村老人院”直白普通的命名,這一改,讓所有人都拍手叫好!
隴上村委會還是保持原先的名字,溫大山也想給村委會取個好聽的名字,但村委會的名字不能隨便改,所以他也只能眼熱,啥也不能做。
知道他心思的溫婉安慰他,“伯伯,你放心,後面還有很多地方的名字可以讓你自由命名。”
到時只怕他光是想名字就夠頭痛了。
年不知不覺近了。
溫婉也不到處溜達了,聽說她的父母初二會回來一趟,但也是聽說。
溫婉並不怎麼在意他們是否真的會來,但是程瑾瑜說初二會來這事倒讓溫婉挺重視。
首先這個時候過年,鎮上並沒有好一點的招待所,去城裡又有點遠,於是和溫嚴禮商量,要不讓程瑾瑜住家裡頭。
聽說學校和老人院村委會的圖紙都是程瑾瑜設計的,如今來隴上村為了實地規劃隴上村的房屋建築,不僅溫嚴禮重視,就是溫大山知道了也拍馬錶示若溫嚴禮這安排不下客人,就讓他來安排,他家還有一間空房。
溫建國覺得讓溫婉的朋友住書記家有點不方便,便與溫大山道,“嚴生夫妻倆要有回來的話就讓他們住你那,他們原本那個空屋比較好看,東西也齊全,到時讓小婉的朋友住那屋。”
現在在溫建國心中,孫女的事都得排前頭,哪怕只是朋友,他們也格外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