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婉?”張美雅覺得這個名字有點耳熟。
王又喜,“就是四年前隴上村出的那個女狀元。全市第一,去京都政法大學上學的那個女娃子。”
聽王又喜這麼一說,張美雅想起來了,那時她才剛到寧縣工作,還曾與教育局的局長戴玉強一起去寧縣一中給溫婉頒獎,鼓勵她好好學習,將來可以回饋社會。
沒想到一晃眼就四年過去了。
而當年的小姑娘居然也願意回家鄉發展,實在是個懂得感恩的姑娘。
“這次咱們寧縣分到幾個村長助理?”張美雅問。
“整個省選了1000名村長助理,分配到寧縣的也才20個,僧多粥少,寧縣18個鎮,保守點一個鎮分一個。溫婉這女娃子是主動申請到隴上村的,所以默定她到來東鎮。”來東鎮有29個村,最窮的就是隴上村。
想到隴上村,他們下鄉調研都得踩一鞋子黃沙,溫婉雖說主動申請,但這樣一個高材生放到最窮困的地方去,怎麼看都像是欺負人。
“王主任,你們是不是要給這批村長助理開個座談會,會後要不與溫婉談一下,來東鎮的高明村地方大交通方便,也沒那麼偏遠,問她要不要換個村。”張美雅愛才,對溫婉這樣的高材生更是恨不得想盡辦法留著,也不願意委屈了人家,免得吃了苦頭嚇跑了。
王又喜也覺得讓溫婉去隴上村有些委屈了溫婉,贊同道,“對對,張部長所言極是。我會後詢問一下溫婉的個人意見。”
像這種主動申請到邊遠村落髮展的人才,作為領導本應該喜見樂聞,但他們也怕這地方窮得留不住人才。
……
溫婉回到自己住了十幾年的家中。
她看著整理得一塵不染的房間,心中一暖。
“伯孃!”溫婉放下行李跑出房間,“我回來啦!”
那顆漂浮不定的心在此刻有了安定。
這幾年,她忙於學業,忙於實習,除了大年三十回了一趟溫宅吃頓飯,就一直孤身一人。
她不曾告訴她的爺奶,她的伯父伯孃,她沒在溫宅住,導致他們以為她在溫宅有父母照顧,所以才沒回隴上村。
前幾天,她發了資訊,說自己畢業了,要回隴上村,具體哪一天她沒有說,沒想到伯孃卻已把她的房間收拾好。
“小婉!”高豔紅看到溫婉笑著小跑過來抱住她,眼眶都紅了,“瘦了,都瘦了那麼多。”從溫婉離開隴上村,她們就沒有再見過面,說不想是假的,畢竟那麼小小可人兒被她精心呵護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說是她的心肝也不為過。
溫婉也伸出去抱住了自己的伯孃,眼淚直流,“伯孃,我好想你!”想了二十多年,想到心都痛了。
“傻孩子,哭啥呢?回來就好!回來伯孃把你養得水靈靈的!”高豔紅擦去溫婉的淚水,笑得心滿意足。
她就溫和一個小子,後來有了溫婉,她便如珠如寶地疼著。
雖說不是親生的,但也就是不是親自生的,其他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