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軍,你說你傻不傻啊!好好的村幹部你不願意幹,非要來城裡吃苦受累,我來了省城以為能把日子過好呢!結果,讀了大學怎麼樣,在這生活比咱們種地還難還累。”
秦淮仁說著有一種想哭的感覺,尤其是畢業後找工作的碰壁經歷,在農村抓住政策搞大棚是一把好手,但是真要來城市裡打拼還真不是想想就那麼簡單的。
他看向張志軍那佈滿褶皺的雙手,也就明白了這幾年張志軍也過得很難,不禁地開始懷疑起來了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
重生一次後,秦淮仁依舊命苦,甚至有點想放棄了,命中註定的這種苦真的很難改變。
“咋了?秦淮仁,你看不起我。只興你到省城奮鬥,我就不行,我比你還向往城市呢!人啊,不能做井底之蛙,必須要走出農村,看看外邊的世界,這樣才能長見識。”
張志軍說完,又喝完了一杯啤酒,順便夾了幾筷子小菜,看他這副勞累的模樣,又驚又怕的樣子。
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的,他們倆都明白,自己出身農民家庭,要想在城市立足本來就夠難了。
況且還要在省城奮鬥出來,房子,車子,再娶城裡的媳婦哪樣不花錢?
說到底,男人的奮鬥就是奮鬥錢!
“志軍,你現在在哪工作啊?你可是咱們同班同學裡面最強壯的了,幹農活你一個人頂倆,城裡有啥活,能讓你這麼累的?”
秦淮仁的認知裡,重體力活都是在村裡,尤其是種莊稼特別是收割的時候,百十來斤的稻穀和蔬菜裝運那可是要很大力氣的。
吃苦受累都在農村,像他和張志軍這樣農村出來的娃,身體都很結實,相比較起來,吃學習的苦就不算什麼了。
城市裡的孩子就不像他們,幾乎沒有吃過體力的苦,根本無法感同身受,對於學習的苦來說,城裡的孩子也吃不下。
“呵呵,我還是見識短啊,一開始,我也以為省城遍地是黃金。看著那些衣著光鮮的城裡人,我還以為城裡的錢很好掙呢!結果,我快累死了,才掙六百塊一個月。”
張志軍抱怨著又喝了一杯啤酒,正要給自己再滿上一杯的時候,秦淮仁一把將他的手給按了下來。
他看張志軍的眼神突然不對了,那是一種羨慕和不敢置信。
秦淮仁又一次在大腦裡檢索上一世的記憶,可是怎麼想也沒有想出來靠賣體力能賣出來大錢的。除了下礦井挖煤這種,危險係數很高的體力活。
自己還身處在80年代,自從建國以來,國民的勞動力一直很廉價,尤其是工業強國的口號提出以後,大量勞動力湧入了工廠企業,但收入還是很低!
“志軍,你發誓你沒說謊,你一個月的工資是六百塊?”
“對,我在一家飼料廠裡扛大包,六百塊一個月,管吃管住!就是累,每天干完活了往床上一趴,不想起來。”
張志軍抓起一個饅頭,佔了一下盤子裡的小菜,邊吃邊說,疲態盡顯的他已經沒有多少精氣神了。
“那你幹了多久了呢?你可是咱們村最壯的小夥啊,能把你累成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