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隊長,你的領導能力,所有人都看在眼裡,要不是你,我們村也不會第一次就殺了這麼多小鬼子。我要我的孩子繼續留在隊伍裡,殺更多的鬼子。”
微弱的火光映在他們每個人的臉上,李蘭看到他們臉上堅決的信心,這讓她有了繼續下去的動力,她說:“那好,多餘的我也不說了,現在拿上鐮刀和簍子,我們立刻去收割稻穀。”
李蘭還是讓大柱和長福帶上幾個隊員,分別去村裡以及村外放哨,防止突發情況,她則跟著村民一起去收稻。
一夜的搶收,村裡的田都收割完了,如果沒有鬼子這次掃蕩,等收了這季,還要把田耕好播種晚稻的。
稻穀是割回來了,但是如何把稻穗打下來,成了問題。以往都是把稻穀收回去,在村裡的曬谷場,用牛車把稻穀壓下來,或者用板子連續拍打下來。
如今,不能回村裡的曬谷場弄,該怎麼辦,如果不及時把稻穀打下來曬幹,悶幾天就得發芽。
稻穀收回來的第二天一大早,李蘭就讓隊員們把稻穀放在村裡的曬谷場,幫助村民把稻穀先打下來,其餘的稻穀,讓村民在山上用手摺下來,能折多少是多少。
這段時間,鬼子沒有再出現,村民趁著這個機會,越來越多的人回村裡曬稻穀,把稻穀舂出來。
還有的村民幫忙李蘭他們繼續挖通地道。
日軍的第二次進村在半個月後的夜晚。這天晚上,還有一些村民在曬谷場曬稻穀。
偵查小組發現日軍進村後,很快回來報道,李蘭便讓村民都躲進地道裡。
可是,日軍這次是有備而來的。
他們架起大炮,無差別的轟炸全村,炮彈落在地上,炸出了一個個大坑,地道還沒有完全完工,很多地道都被炸塌。
顯然日軍已經反映過來了,村子裡有地道,所以這次他們專門用炮將地道炸塌。
那些留在淺層地道的村民們,被埋在地道裡,或者被炮彈炸中,一時間死了一二十個村民。
李蘭帶著剩餘十幾個人從地道口出來,穿過炮火,狼狽的逃回山裡。
她想,山裡也不能待了,日軍很快就會發現這裡的。
沒有時間悲傷,甚至只能草草安葬已經犧牲的人,李蘭就帶著村民們翻過兩座山,躲進了山裡。
不出她所料,鬼子竟然喪心病狂到燒山,並且不斷用大炮轟炸。
如果他們沒有出來,此刻已經化作飛灰。
透過這次戰爭,李蘭意識到,沒有槍炮,他們只能被殺死、炸死。可是,要有槍炮必須要有錢,怎麼才能有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