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沒有家了。
他們,沒有安穩的生活了。
沒有退路可走,只有一條路擺在他們眼前,就是反抗。
或許,鬥志和求生,需要經過烈火淬煉,才能長出心房。
大家紛紛問李蘭該怎麼反擊,也讓鬼子嘗一下他們的痛。
李蘭說道:“大家都知道,我和隊員們是一個隊伍的,隊伍叫十八隊,目前在隊的加上我一共9個人。
十八隊成立之初,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抗日。十八隊不是正式的武裝部隊,只是我們抗日目標一致才成立了這個隊伍。
雖然不是正式武裝部隊,但是也需要有人發布命令,有人執行命令。目前由我擔任隊長,隊員們執行我的命令。
現在,我問大家,願意加入十八隊嗎?”
村民們都舉手說“願意”、“願意”。
看到幾乎所有村民都舉手,李蘭接著說道:“抗日之路是一條沒有回頭路的艱難困苦之路。有可能一去不回。還記得我們一起安葬過的那些抗日烈士們嗎?他們永遠也回不到自己的親人身邊。
所以,請每個家庭都認真考慮,至少要留個孩子在自己身邊,家裡至少要留下養老育小的人。
留在家裡的人,仍然也在為抗日出力,因為將來會需要你們很大的幫助。
現在,請大家先商量下,半個小時後,願意加入十八隊的,來大柱和春紅那邊去報名,由他們記錄下每個新加入的隊員的名字。
隊伍整理好後,我將分配任務,我們的反擊,正式開始。”
李蘭的這番話說的既符合事實,又給人一股安心的力量,村民們以家為單位,都各自小聲討論著。
不一會兒,陸續有人去報名,村長的孫子趙力是第一個。李蘭看到老村長站在旁邊,偷偷用衣角拭去眼角的淚。
她走到老村長身邊,說:“村長,我知道您就小力這一個孫子,小力的父親和母親也早早去世了。他是您在這個世上唯一的親人了。您確定要讓小力參加抗日嗎?”
村長帶著哽咽的語氣回道:“這是小力自己願意的,早在他加入偵查小隊的時候,我就知道這個孩子將來會參加抗日。
如果所有人都像我一樣不捨得孩子上戰場,那麼,誰來救中國?
我老的已經走路都走不快了,如果我再年輕十歲,我會帶著小力一起參加抗日。”
“村長,謝謝你,我會盡量照顧好小力。”
“那就麻煩你了,李隊長。”
經過統計,大概有五十個年輕力壯的男子加入了隊伍,有六個年輕女孩子也加入了隊伍。現在,十八隊已經有在隊隊員六十五人。
李蘭集合所有隊員,開始佈置任務:“歡迎大家加入十八隊,客套話就不多說了,下面我先說下我的計劃,你們有更好的主意可以補充。
這次我們反擊,主要以隱蔽式的打擊為主,不能暴露我們的行蹤。
第一,在鬼子進村的村口路上埋下地雷陣,地雷陣要割線式的埋伏,要求要覆蓋到至少100人走過路的面積,同時要等最後一批人踏入地雷陣之後,所有地雷一起引爆。這樣,可以同時造成最大的殺傷力,不給鬼子反映時間。
第二,雨點式的打擊。如果有鬼子進村,我們需要埋伏在地道裡,利用上槍眼和暗洞,用刀或者遠處射箭,擊斃鬼子。
地道裡應該安置了一些連聲筒,也可以透過連聲筒互相聯系告知。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的生命安全擺在第一位。地道沒有完工,我們也從沒有在地道裡作戰過,這是第一次。所以,大家要隨機應變。
我說完了,大家還有什麼補充的沒有?”
隊員們都搖搖頭。
“那好,現在我來佈置任務:
趙力,你帶上王家強一起,在埋地雷的路前放哨,如果看到鬼子,立刻吹響口哨跑回來通知隊員。
春紅和大柱,你們另外挑上五個隊員,留守在這裡,照應村民,準備好傷藥。
其餘人,跟林強一起去村口埋地雷陣。
所有隊員,全部拿上家夥事,現在出發。”
只見有的隊員用擔子挑上了地雷,有的抗鐵鍬,有的背上弓箭,有的拿上引線,跟李蘭身後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