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嫂看見兩個身材修長的少女走過來,穿紅衣服的李蘭步伐流暢,好像一團火一樣的明亮照眼。這身紅衣服可真襯她啊,巾幗英雄一樣。
春紅穿著淡黃色的衣服,襯得臉蛋圓呼呼的,笑容明媚,像破殼而出的雛鳥一樣清新動人。
春嫂笑的合不攏嘴,沒想到髒乎乎的兩個丫頭收拾幹淨後,居然有這樣好的模樣,這樣好的氣質,不像是逃難的姑娘,也不像閨閣裡的小姐,倒像是書裡面的女俠一樣。
大柱已經收拾幹淨,等在廚房裡。
花嫂給他們一人做了一碗陽春面,三人吃的呼嚕嚕。
吃完飯後,小曾就過來領著他們去前面的小院,在看到李蘭和春紅後,他的眼神閃過驚豔,愣在原地盯著她們倆看了好幾眼。他抬手掩飾性咳嗽了一聲,說:“我們這裡主要就是織布、染布、曬布,李蘭,你們要做的,就是幫忙燒火,清洗用具,搓麻,幫忙幹其他我們讓你幹的活。”
於是,小曾帶著大柱去廚房燒火,帶著李蘭和春紅來到織布坊,織布坊裡有幾個人中年女人正在織布,還有兩個人在搓麻。
搓麻的大姐抗了一大捆麻樹枝進來,對李蘭和春紅說:“你們會搓麻嗎?”
春紅說她會,李蘭不會。
大姐就專門交李蘭,說:“你看,麻就是這個麻樹的皮,把它的皮撕下來,然後一縷一縷的搓,麻就會越來越細。”
李蘭和春紅就幫著搓麻。
到了晚上,大家都一起在廚房吃飯,吃完飯後就可以休息了,李蘭和春紅被分到一個大通鋪,大通鋪裡住了其他幾個女工,一個人一個床鋪。
這些女工人都很和善,她們很快就彼此熟悉,在她們的口中,李蘭獲得了一些資訊:
這家店鋪的店主是從他父親手上繼承下來的鋪子,他們家做染布已經做了好幾代,店主家不在這裡住,他們住在祖宅裡,店主有三個孩子,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在外地讀書。
這個鎮叫肥河鎮,是江西邊境處的一個鎮。
店主是個厚道的,從來沒有苛待過工人,給的工錢也不低,他們這些工人都已經在店裡幹了好多年。
李蘭三人,就待在店裡,準備先幹上一個月,等結了工錢,看有多少,能不能買到足夠的物資,如果還不夠,就多停留一會,他們還要繼續打探路,看到底如何才能到井岡山。
在春城,長福更加努力,他想成長得更快,如今在春城快一年了,他明顯的感覺到自己長個了,練習拳腳功夫,也讓他的身體變得強壯,他一遍遍的回想和姐姐在一起的畫面,對姐姐的思念成為他精神的支撐,每當他被師傅訓練得全身痛得像骨頭被拆了一遍而想停下來時,他一想到姐姐,就能再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
他不再是那個只會哭鼻子的小孩子了,他已經長大了,在家鄉,算虛歲,他已經是個十二、三歲的小夥子。
長福以為,還有2年的時間,夠他去學習,去成長,可是,變故總是像個頑皮的小孩,不講道理的突然闖入你的生活。
春城,被日軍佔領了。全副武裝的日軍開著卡車駛進春城,人們被嚇得四處逃竄。
春城,馬上要成為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