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不覺得可惜,畢竟活了那麼久了。
只是,她忽然想起,畢業舞會的那個晚上,她不想太早回家,陳民生便帶著她來了東湖這邊,兩人在頂層的包間看湖上的燈火遊船,以及陳民生沿著這條道路揹著她回家,想起這些,她還是忍不住難過。
張嘉華見羅拉忽然安靜了下來,便指著不遠處已經可以望得見的圍牆道,“我們快到了。”
羅拉笑著打起精神,“是啊。”
她要回家了。
緊接著,羅拉便見張嘉華走向那個過去他們家門房守房的小房間前,那兒開了個視窗,張嘉華買了兩張成人票。
羅拉呆呆地看著那小視窗上的三個大字——售票處,怎的,現在她回自己家竟是要買票才能進了?
張嘉華買完票便見身後的羅拉有些震驚的樣子,不好意思地笑了下,“忘了說了,奶奶,我們把羅家園林和張家園林都捐了出去了,現在是國家的了。
“雖然我們聯系負責人還是可以免費進去餐觀,但那樣太麻煩了。”
張嘉華想起小時候他們一家回來祖宅參觀,因為提前聯絡了人,不用買票,但在那天,當地文化館的人、負責園林的人、以及一些政府的公務員都出現了,他們一行人圍著還沒有失憶的羅拉慢慢地逛著,羅拉則還要給他們講過去在園中的生活等等。
當時年紀還小的張嘉華明明是貪玩的小孩,但卻也得裝得一副正經樣認真地和大家一起逛,每一步都走得相當地侷促。
羅拉聞言仍舊有些迷糊地看著她,“哦,這樣,也好,我們靜靜地來,靜靜地去就好。”
羅家園林改成了景點後,入戶就和從前不太一樣了,許是翻修了的原因,大門看上去依舊很嶄新的樣子,剛走進門內,兩邊過去放置盆栽、掛畫、小山石栽的地方都變成了宣傳字欄,上面寫了關於羅家園林的介紹。
羅拉湊近仔細地看,末了笑著感嘆,“還挺真實的,沒有胡謅。”
張嘉華笑,“這些都是後來根據奶奶的口述回憶整理的。”
羅拉怔了下,“這樣?原來是我自個兒說的。”羅拉又抬眸去看那些介紹,有些恍然地覺得神奇。
兩人接著往裡走,入內便是一個開闊的露天庭院,再往裡則是第一會客堂。過去的傢俱、擺件竟還有些儲存了下來,只是此刻被圍住了,只能站在面前看。
羅拉慢慢地在這逛了圈,接著便往左邊的長廊走去,她和父母住的院子都在左側。
長廊先是透過一個側位會客廳,接著是小花園、書房、竹林、假山石林,遠處還可以看見過去羅拉的家族祠堂佛香閣,佛香閣前是望月湖,過去她經常和兄弟姐妹們以及陳民生一起在上面劃船遊湖。湖對面則是望月臺,過去家裡請了戲班子來家裡表演的時候,演員就是在那邊表演的。
羅拉走上飛燕橋,過了風來亭,便看見那花瓣形的拱門上刻著的“聽雨軒”三字,過去她的父母就住在這裡面。
羅拉站在門前駐足了好一會,接著慢慢地走了進去,進去後卻又停了下來,回頭去看遠處那石橋。
“怎麼了,奶奶?”張嘉華輕撫著她的手問。
羅拉笑了下,指著那石橋說:“我聽民生講過,我小時候剛會走路的時候,很喜歡從聽雨軒裡往那石橋走去,但石橋是不平的,用的都是沒有人為修整過的原石,所以總是會在那上面摔倒,我一摔倒就會哭著喊民生的名字。”
張嘉華靜靜地聽著奶奶的話,卻不知怎樣開口去安慰她,但或許羅拉並不是想要安慰,她笑了下便又繼續往前走了,張嘉華便也笑了下,繼續陪著她慢慢走。
羅拉先是去了父母的庭院,雖然這裡和過去相比已經有了些變化,但還是和過去很是相像的。羅拉回憶著過去和爹爹、娘親在這裡相處的場景,慢慢地講述在這裡發生過的一件又一件事,張嘉華則笑著靜靜地聽著她的話。
而在父母的房間裡,羅拉看見了她爹孃的照片。
羅拉看著那泛黃的黑白相片靜了下來,那張照片上的兩人還是年輕的,是羅拉現在的記憶中的樣子。她望著相片中人,眼眶慢慢地濕潤。
她好委屈啊。
爹爹。娘。
張嘉華在一旁輕輕地喊了她一聲“奶奶”,接著又輕聲問,“沒事吧?”
羅拉笑著忍下了想哭的念頭,“沒事。”接著又往一旁的另一張照片看去,這張照片仍舊是黑白的,羅拉看著那上面依舊是她熟悉的爹孃,但——
“這就是他們老的樣子啊。”
“嗯。”張嘉華在一旁輕輕地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