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
網上吵架聲音震天響,他們追捧好看的男團,複讀先進的思想,愛著作為商品的虛擬形象,愛著遙遠的陌生人,就是不愛具體存在的個體,比如他們自己。
姜逾深知熒幕上的“姜逾”形象與現實中的她沒有什麼相通之處。
既不努力,也沒天賦。拍戲是到點打卡的庸碌,私德只能說處於遵紀守法的水平。
沒有完美的外表,沒有高尚的心靈,更不具備高貴的人格品質,所仰仗的出生也就那樣。
她只是不理解,一個自然存在的人會把自己往商品形象的方向靠攏。
男人要像商品一樣美麗、身價高貴、包裝膜完整、|x|器|好用。
這裡的男人沒有具體的個體,只有標準的形象,大概是簡短直觀的形象比絮叨複雜的內心,更適合透過資訊媒介進行傳播。
似乎只有物美、身貴、賣價廉那一類的男人才能找到好家長,於是他們在社交平臺上攀比著誰更美麗、誰的身價更貴,誰對女人賣得更cheap、誰更有資格成為被愛的個體。
這個誰,可以是虛擬的、真實的、存在的、不存在的男人形象。
但不能是具體的個體,而是具體的或抽象的標準。
當然,還得喊喊口號,從個人自由到群體,從微小到宏觀,從價值到道德,什麼愛男,資本,實話實說。
反正這個世道有太多奇奇怪怪,但又無比正確的理念,彷彿人是用正確的理念來指導行動,而不是為自己的行動找到合適的、正確的理念,就像是用修辭裝飾內容表達一樣。
怪不得有人會說文字是巧言令色的。
敘事巧妙地掩蓋一個人的感官與表達。
是因為修飾的字眼真的可以代替內容的思考。
就像被溢美之詞堆積起來的偶像的光芒。
熒幕下的越問仍是一幅我行我素的樣子,依舊在某次商務活動中把所有粉絲扔在現場。
沒有絲毫的顧及,不存在任何的反思。
但粉絲早已經被訓好了,大家見怪不怪,他們變著法誇她:“與粉絲保持距離的偶像才是有職業道德的!”
還有人往私聯少爺的姜姓明星的粉圈中推銷越問:“來粉越問,她鐵定不私聯。”
越問的成功複出,不僅連續霸榜熱搜好幾天,甚至因為綜藝節目效果、採訪對話,讓不少男人認為她是一個“有責任心的好家長”。
已知商業活動證明瞭越問是一個不私聯+與男人保持距離的偶像。
那麼,不私聯+與男人保持距離+有責任心的好家長=新時代尊重男性的絕世好家長。
人們把被傳播的媒介當作切實的內容,在資訊繭房中深信她的形象就是代表她本人。
之前為什麼那麼多人罵她,公司還把她冷藏了?
——娛樂圈路人堅信一定是有小人在背後做局!
哎,資本。
“可是我們的好家長越問是娛樂圈無代餐,還是複出了,狠狠打了小人的臉!”
小問號們起死回生,開始狩獵巡邏,力求在廣場中找到小人,為他們的好家長正名!
與其相信一個不管他人死活的純巨嬰變成好家長,不如來信姜逾拿下搏擊賽事的第一名。
粉絲與明星,無非是一群一廂情願的陌生人與一個賺錢的商品形象。
《桃夭》作為男強文,飾演一番大女主的越問進組後生出不少事端,鄭子心粉絲恨不得咬死越問……的男粉。
至於越問本人被冷藏的那一年裡,大部分男粉真情實感地心疼鄭子心,因為電視劇下架給他的演藝生涯帶來的不可控風險。
他們雖然愛著一個男人的商品形象,但多多少少能夠讓越問好過不止一點。
就好像過去的夫妻一樣,所謂夫妻本是一體的,更確切地說,其中某一類群體作為另一類的附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