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它們也會帶小偷進村,以防萬一,村裡頭還有警惕性高的、地位比較高的□□理來看管這些狗。”
“其實它們不咬人、不撲人的。”
姜逾只能禮貌微笑:要不是被這幾條狗追過兩次,她就信了。
今天的姜逾下班比較早,畢竟每一小節的最後鏡頭都是兩位主角分道揚鑣,這次爭吵有些超出導演的預料,她怎麼也沒想到導火線是雞。
唉,早知道再多殺幾只給節目組的人補補身體好了。
導演不是沒有情商的人,相反,她極會察言觀色,見越問表情冷冷淡淡的,兩位主角之間完全不複之前的默契樣子。
導演暗中推了一把虞助理,打定主意,讓她們團隊的自己人說說話,勸也好、騙也好、哄也好,反正就差一節收官。
來都來了,總不能最後關頭不拍了吧?
農場主雖然情商低,但心不壞,只是掉錢眼裡一時半會兒沒意識到誰是話事人。
不過沒關系,這位農場主實現了一小節目標。
在姜逾的點頭下,導演喊上節目組去村裡取景。
姜逾惦記著節目組對她見死不救的事,見節目組的人撒歡地往野外跑,心裡惡狠狠地想著:“加班,都給我狠狠加班!”
節目組的人在市區呆久了,難得有經費出來玩一個月,自然得到偏僻咳咳原生態的村落中去遊玩。
雖然大家又不努力,又不專業,還搞錯了方向,但從結果來看是好的。
農場主把節目組進村的訊息告訴了村長。
這位腸胃不適的大學生抖著腿從旱廁中出來——她有點懷念市區的馬桶。
不過沒關系,她們村馬上就有錢了!
接待節目組的人是村長,這位年輕的村長帶著厚厚的鏡片,身上的正裝很新,但不合身,還有些皺巴的摺痕。
這位村長的發際線很高,面板曬得發黑,身上是泥土的味道,渾身透著侷促的窮酸味。
衣服很新,鞋上卻沾著泥,意味著這位村長可能剛從土地裡頭出來。
在鏡頭下,這位村長侃侃而談,談土特産、談風景,言辭間細數村落的好處與優點。
連生氣的越問都被她的話吸引住了。
“咱們村是有修水泥路的,交通方便,沿途可以欣賞其她的自然風景。”
談到交通,這位村長的臉有一瞬間的扭曲——畢竟四通八達的交通最終變成了方便本村人的打工路,而不是利於本村的招商路。
“我們的村民是樸實善良的,以前靠近山道交通的地方是種苞米的。”村長噓唏,“後來聽說過道容易出車禍,我們自費花了五千,那塊地方被改成幹草垛。”
村長深知,雖然是農場主出的錢,但在宣傳下,自然得變成大家的功勞,為大家樹立起樸實的形象。
“這樣也不會有人受傷。”
聽到這話,姜逾看向村長的眼神頓時複雜起來,沒想到這裡還有如此努力認真的好人。
“其實村裡窮啊,五千信用點,都夠一個三口之家一個季度的吃飯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