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
《富饒女士》最終拿下15億的成績。
拋除成本與院線分成,富曜淨賺1億,甚至還不包括她拋售的股票,。
極高的成本回報比,後期帶來的效益,令資方十分青睞《富饒女士》的主創團隊。
姜逾與文岩心,也因此來到了千萬片酬俱樂部——《自白》專案組向姜逾開出了兩千萬的片酬。
經紀人的業務水平不錯,一番拉扯下替姜逾爭取到“三千萬”。
在她面前有兩部劇——一部是國內懸疑電影《自白》劇本,以殺人者視角講述一個悲情的故事,最後是開放性結尾。
剩下一部是國外導演的,劇情……難以形容,或許能夠用zzzq來表達。
這是部文藝片,講述中外女跨男異性戀。
很繞口?
依據過去的網際網路經驗,姜逾對|酷|兒沒有什麼明顯的記憶,男跨女扮演著刻板印象中、“被塑造的第二性”,也就是所謂的“女人”,各種藥物或裝扮,力求讓自己的形象靠近女人,然而他們不具有創生的能力。
他們與女人的差距,大概在左思效潘的水平線上,離女人很遠,但是離第二性魅男的距離很近了。
不過,恰恰因為他們作為男人而模仿女人,反而能得到不少女人的追捧。
而女跨男……咳,姜逾以己度人,認為他們是為了實際利益而跨的,就是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拿到降分錄取、集體分紅的待遇。
不過以她的刻板印象,女跨男應該只得到了去女廁所罵女人、嘲諷順直女的權力,點開一看,主頁大多喜歡倆直男賣|男|同。
現在來看,無論是男、男跨女、女跨男,可能人生的終極目標就是在理所應當地出現在女廁所,並理所應當地嘲諷。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返璞歸真,為什麼不用自己的性別立場來嘲諷同性?來一場酣暢淋漓的罵戰?
可能女人作為性別立場實在是過於底層了吧,也可能任何立場的價值都高於女人本身。
無論是虛擬的人,還是現實的酷|兒|。
當然,一旦罵起來,那必須扯出“我不是女人,xx不是女人?”大旗。
什麼都是女人,虛擬偶像也好,創作電視劇也好,心理認同也好,寫出來的女人也好,畫出來的女人也好,石像造的女人也好。
女人的範疇越來越大,性別立場自然得像公約數一樣,完美地容下這群“女人”,於是女本位也就跟著通貨膨脹起來。
作為女人,作為自然性別的女性立場就在這種“什麼都是”下越來越底層。
姜逾對這些罵戰沒興趣,她喜歡簡單點的。
她只關心能不能在這裡也享受一把社會第一性待遇。
比如來點男跨女粉絲,磕倆直女的賣橘cp,去男頻社群罵罵順直男、訓訓夢男別對她有太多佔有欲的那種,如果為她們女人爭取一下男人境地博同情與資源傾斜的自由,那就更好不過了。
可以這麼說,這部名叫《風光》的電影專案,揉合了此地對於女人的一貫寬容與所謂的“愛男”價值觀,堪稱中西結合、古今彙聚,不僅讓女人理所應當地作為女人,還讓她們擁有了“男人的處境”用來博取同情,估計還能被小粉絲叫“弟寶”“男王”“小男孩”之類的。
可謂雙贏。
女人贏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