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四月的金象電影節,姜逾需要在國外拍攝六月雜志封面、五月初的開幕大秀嘉賓等等,上半年的行程活動有相當一部分是在國外,這就需要專業執行經紀人的幫助——她們將幫她拿下品牌商務代言。
參與電影節只是第一步。
國內待崗的只有以宋蓉城為代表的宣傳團隊,姜逾需要一個利益緊密繫結的人監控她的網路輿論與熱度。
國內的關注度、熒幕作品與個人形象,都是姜逾團隊洽談商務的重要籌碼。
當然,還有一個不怎麼說得出口的原因——姜逾的英文水平本就堪憂,不能再帶一個文盲扯後腿了。
“算算時間,這會兒姜總已經落地了?”宋蓉城特許員工都在家辦公,她們沒有資料指標,平時多上上網,刷刷評論,切切號就行,工作壓力不算大。
作為工作室的核心成員,她沒有行業內的人脈,口才也不太行,專業能力堪憂,不過是接手了錢鳴英留下來的東西,再加上天賦中微不足道地察顏悅色、揣摩領導心思,這足以讓她混得有聲有色。
這天,她玩著遊戲,趁著排位匹配時間,照常點開男頻社群。
《春天野草》正在播出,熱度極大。
營銷號們拿著黃思思的個人片段反複吹噓大男主,二創極多,可惜在四位主演陸續出場後,男主二創熱度一落千丈。
同天發的繪畫,男主二創僅有幾十條回複,而徐頌妗的單人二創回複超過七千條,是主演中熱度最高的一位。
這就導致了其她三位主演粉絲圍攻徐頌妗粉圈。
反而男主夾雜在角落中,不斷加碼營銷大男主,吸引了一堆男粉堅持不懈刷資料、攻訐主演角色男粉、男作者等等,將“野草”的形象徹底固定在黃思思身上,以博黃思思的出位。
為了配合大男主營銷,表達自己尊重男性、愛護男性,黃思思無法像其她四位主演一樣,進行“天選野草”“野草本草”等將角色轉變為個人形象利益的營銷操作,只能不斷抬高“野草”形象,進一步加深虛擬與個體之間的同|性|別|立場割裂,導致原作男粉的不滿,雙方互相攻訐。
其中“皮套”更是火星子一樣的詞。
廣場上關於“皮套”打得極其火熱——
【“你怎麼不照照鏡子,你配嗎?”
“真把野草當你的皮套啦?”
“不是我說大哥,是你們黃思思把野草當作皮套了吧?”
“能不能尊重男主獨立性?”
“野草粉的生死無人在意。”
“我是野草爸粉好不好?看不慣你們這群為黃思思奪舍我男的。”
“那你就把野草爸當你的皮套了?”】
四位主演的粉絲同樣打得火熱,但不影響這四位明星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將角色轉變為個人形象資産的營銷方向。
甚至粉圈爭端也成為她們篩選、提煉認可在自身形象的養蠱場。
在播劇期間,徐頌妗多次以角色的形象破圈,二創同人開始以主演的形象為角色創作。
姜逾的馬術part更是成為劇情最受期待的片段,還沒有到姜逾出場,不少粉絲就已經早早期盼“南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