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贊著主頻的大男主塑造,是愛男嗎,贊美女作家寫出的男人有血有肉,能避免上桌的命運,能多吃點殘羹剩飯嗎。
拉踩男頻的大男主塑造,大談男作家辱男如何如何,能夠迎來愛男的未來,能避免群體成為符號化的標準嗎。
姜逾沒什麼集體意識,更沒有一絲的同理心,她既不哀嘆過去的女人如何可惜,更不同情如今的男人如何沉淪。
因為貧窮早讓她變得冷漠,在幾歲年紀,她早早地意識到,偷也好、搶也好、踩著別人頭上也好,成績是假的也好、虛報身高也好、偷師白剽也好、作弊也好。
與其成為案板上完美純潔的魚肉,不如變成一個面目可憎的、虛偽的人。
所以她毫不猶豫地參與了選拔,併成功進入省隊。
對於被她淘汰的幾個女孩,她只有毫無愧疚地說一聲:抱歉。
群體的意識沉淪沒有絲毫可惜,個人的意志與利益更加重要。
她沒有拯救任何人的義務。
姜逾只需要走向自己的未來,用什麼方法都好,錢也好、努力也好、虛偽也好、欺騙也好、競爭也好、道德也好、背信棄義也好。
王木嬌說得對,是她想得太多,行動太少。
與其擔心失敗,走向一條狹隘的精緻玻璃花瓶的路,像此地男人、過去女人一樣,來點挫折就是“人生完蛋了”,遇見一個當地道德下限的人就被叫“人生被毀了”。
不如多試幾次,反正這地方隨處給女人兜底,就算她進去了,說不定還能變成《高牆下的家長》《xx監獄的救贖》等等實力作品的影帝。
比起男明星因辱男言論掉代言,此地社會系統偏向於那一類人,毫無爭議。
是系統性、結構性的利益共生與物質傾斜,而非個人意志。
這也許就是真正的——此地女男嘴裡,僅有女人的人人平等。
姜逾說道:“我打算回絕星雨的續約,王老師那邊我要去道個歉,你們能不能幫忙打聽對方喜歡的禮物。”
錢鳴英莫名其妙地看向姜逾,這人又打起什麼主意。
只見姜逾接著說:“我希望去更大的公司平臺發展,不是偶像經紀公司,也不是個人工作室,幫我篩選一下這裡最大的幾家公司。”
“跟社群學院那邊打聲招呼,我需要在外拍戲,盡量疏通老師、同學,偶爾去幾次打卡,你們記得提醒我,到時候幫我提前定好奶茶送過去。”
……
《追捕》劇組刪除了傅召溫在會議室降低行業標準的鏡頭內容,僅放出行業內各大企業經過討論後認同傅召溫的內容,相關內容改成了“傅召溫整治行業亂象,規範生産標準”。
“畢竟我們還是要注意首領的個人魅力。”曾導這麼說。
編劇的理由更加充分:“直接把內容寫出來,那是抄襲現實案件。”
原來以前真有這種事。
不過沒關系,經過巧言令色的修飾,男人會吻上傅召溫,主動喊著當她的第五個|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