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天賦不夠出眾,所以她每個月總能多出十幾天偷懶。
足夠幸運的姜逾在發育關中猛長個子,混了幾年省隊後,拿到一筆報酬繼續學業。
“下面請考號1247考生入場。”
坐在席位上的姜逾站起身,一身運動背心加黑色的平角運動褲。
她不喜歡穿體操服,勒|襠。
平常短跑訓練都是穿平角運動褲的女孩,為什麼一上場就要換|勒|襠|的運動服。
這個地方的體操服近似於運動背心與運動褲的一體式連身。
前面的考生們有穿著專業防護服的、穿著體操服的,也有像她這樣隨意的。
來這一年的姜逾沒什麼機會複習體操的機會,她只向裁判們展示翻騰、跳躍的基礎技巧。
剛開始一圈的動作有些生疏,還出了線。
裁判席上的女人們並沒有為她吹哨,在她們看來,這一身背心短褲的搭配意味著這位青年並非專業人士。
對於姜逾這種考生——能完成就很好了。
體育的生命不在於頂尖者的圓滿,而是在於大眾去嘗試。
但是踩線還是要按照規則扣分的。
姜逾在轉體過程中想到的不是音樂節拍,而是過去女孩的跳躍,她們肌肉量小,完全是靠年輕、小小的體重完成一次次的表演。
發育關猛漲的體重與身高,會使她們重心不穩,影響她們發揮,影響力量表現與控制。
要她身量纖細,還要跳得高。
因為怕落地不穩,所以要求她們纖細矮小,她們互相爭鬥著一切,榮譽、男友,名次。
像是一群野狗在爭搶一個髒兮兮的饅頭。
奇怪的專案,奇怪的氛圍。
姜逾落地的重心不太穩當,雖然肌肉含量比過去強出好幾個力度,但好像身高仍然限制了她。
直到跳完全程,姜逾至少踩了三次的線。
其中一位裁判出聲詢問:“是第一次跳嗎?”
“之前有試過。”
這位裁判長得高高瘦瘦的,染著一頭雜亂的黃毛,她笑起來的時候,臉上的皺紋堆起,像樹木擁擠的年輪:“很有天賦的年輕人,雖然踩線,但其實核心很強很穩,躍起的高度也不錯,有考慮過來體育學院嗎?”
姜逾點點頭,要是考不上社群學院,她可以去體育學院修點學分:“謝謝您,我會考慮的。”
聽出姜逾的言外之意,得知自己不是第一選擇,裁判臉上有些遺憾,但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先去嘗試別的什麼,所以她很坦然地接收姜逾的敷衍:“那麼,希望以後能夠在體育學院見到你。”
此地體育專案又不是沒有青年組、中青年組、中年組與老年組。
似乎是姜逾什麼時候想回到體育,她都可以歡迎。
其她兩門的考試有點難度。
考場現場,姜逾的英文說得磕巴又含糊,考官公允地給了一個3.4的分數。
“才學沒多久就來考試了?”紅發的白人笑道,“不錯了,當初我考你們這的國際教師,五分鐘只說了三句話。”
隨後,毫不留情地寫下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