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放之前,導演的眼裡根本不會考慮172c的身高也算是符合角色,勉勉強強入眼。
長腿一蹬,如銀色燕子輕盈振翅,不需要藉助上馬石之類的輔助工具,姜逾憑借下段核心穩穩翻身上馬,順便撩開披風。
舉重若輕的姿態引起外圍鴨叫一片。
不少小生薑一邊舉著攝影器材,一邊為姜逾加油。
場記給出下馬的提示,姜逾先是撩起披風,再穩穩下馬。
導演打了個指示,攝像頭機位迅速調整,場記翻看下一頁,再一次要求姜逾上馬:“把披風撩開的同時完成上馬。”
這個動作比較吃運氣,姜逾連著試了五次才算滿足拍攝要求。
接下來需要拍攝比較有難度的一種技巧——躍起。
馬術講究一種舉重若輕的矯健,騎士需要做到以輕盈的技巧控制強壯的馬匹力量,馬前蹄騰空作為馬術表演的常見動作,是展示騎士力量感與輕盈感的招聘動作。
姜逾繃緊下端核心,使肩部放鬆下沉,脊背保持挺拔,使整個人物透出一種輕盈的鬆弛感與筆挺的貴氣,同時手指的力量透過一層手套與一層銀甲,緊緊抓住韁繩。
馴馬師用樹枝輕輕拍打白馬的前蹄,訓練有素的白馬前蹄騰空躍起,姜逾穩住下端核心,腰背繃緊,脖子保持住微微抬頭的樣子,肩膀自然隨著白馬近乎直立的動作而微微向後倒去,前方的鼓風機吹的呼呼響,白馬的鬃毛在風中飛揚,銀色戰士的披風隨之展開。
“哇!!!”
外圍“咔咔”的拍照聲不斷響起,不少小生薑立馬把這段經典動作上傳至社交平臺。
多個機位的鏡頭捕捉到了身姿矯健的一幕,無視掉外圍無關人群的驚嘆,導演非常滿意姜逾的表現。
“像這麼年輕又敬業的演員不多了。”
接下來是交叉杆與雙橫木障礙跑。
姜逾正在適應這匹白馬的步點。
與現實馬術不同,拍攝中要求馬術動作更注重展示角色的魅力而非技巧,因此在實際的表演動作中,姜逾需要挺直腰背,肩膀微微向前倒,表現出角色的傲慢冷漠氣質,而非採取專業的前傾動作,同時,為了表現效果,姜逾的臀部與大腿的下端核心要貼緊鞍具,而非騰空。
姜逾的訓練時長遠不如這匹十幾歲的沉穩白馬,倒不如把步點交給白馬來決定。
似乎是有意照顧姜逾這位初學者,四肢修長的白馬步頻較低,不過兩圈後,姜逾已經完全適應了白馬的動作幅度。
跟隨著白馬的蹄聲,姜逾耐心地跑完障礙賽,最後揮開披風,以騰空的動作慶祝收尾。
劇組外的人群為爆發出一場歡呼。
表演完畢後的白馬停止在原地,在場記提醒下,姜逾迅速的回到坐直狀態。
隨後,在懟臉鏡頭下,姜逾解開面具搭扣,銀質護手輕輕握著暗色的面具,兜帽下露出一張臉。
劇組外又是一陣鴨叫,不少看過《富饒女士》的學生在哀嚎:“不是吧,姐妹,我一直以為你是長得不怎麼樣的實力派。”
“果然帥是一種感覺,審美是主觀的,臉是客觀的。”
“不愧是偶像劇出道的姜逾啊!!”
“我怎麼感覺她的臉有時候挺好看,有時候挺搞笑的……”
姜逾靜靜聽著人群的評價——廢話,還不是這邊對女人的要求太低。
她可太喜歡這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