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不夠,大家一起想辦法,不管是自籌還是貸款,這些都不是問題。
人手不夠?將外面的人都叫回來。
就連生態農莊的設計圖,都是趙丙超特意去了省城,找了設計院的專家,在趙家莊實地勘察後才設計出來的。
白牆黛瓦,小橋流水,看不到任何工業的痕跡。
趙大樹帶著自己手下的兩個施工隊,另外還找了幾家關繫好施工隊,嚴格按照圖紙施工。
不到半年的時間,趙家莊就大變樣了。
原來各家各戶雖然都是樓房,但是外面的形態還是各種各樣的。
老一點的就是水泥牆面,或者馬賽克牆面。
不那麼老的就是瓷磚貼牆。
現在呢?
清一色的白牆黛瓦,翹角飛簷,連大門的顏色都是一樣的顏色。
一排排錯落有致的院子出現在大家的面前。
既是大家的房子,也是民宿。
還有之前的那些魚塘,也都統一規劃管理了。
這樣的趙家莊和之前的那個養老中心遙相呼應,一點都不突兀。
很快,新建成的趙家莊也被淮縣當成是一個景點推出去了。
淮縣的領導們很清楚。
要是不推趙家莊的話,老街的紅利八成要被其他縣給吃了。
沒看周圍幾個縣,已經虎視眈眈的也要搞旅遊經濟了嗎?
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家的紅利還是自家吃起來比較好。
就這樣,到淮縣旅遊的人,行程一下子就豐滿起來。
第一天,到了淮縣後,先去參觀老街,然後就是吃吃吃。
要是不想在縣城住,那有專門的班車送大家去趙家莊。
在那裡,大家可以體會到最純正的生態農莊。
各個季節有各個季節的景色。
住著民宿,沒有喧鬧的聲音,連叫你起床的都是大公雞。
想吃什麼自己選,地裡種的,塘裡養的,保證都是最新鮮的。
很快,趙家莊也成了淮縣的一個宣傳名片。
老農莊,新氣象,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不管是年輕人還是年老人都會愛上這裡。
老街有自己的氛圍,趙家莊也有自己的韻味。
年輕人過來釣釣魚,吃吃正宗的農家菜,別有一番風味。
誰說只有大山大河才有風味的,像趙家莊這樣的生態農莊,更值得去體味品嘗。
也是因為把趙家莊建設的好,趙丙超成為大家知曉的新的大學生村官。
報道再一宣傳,大家也知道了,原來人家祖孫三代都是趙家莊建設的領軍人物。
於是,薪火相傳這樣的標題出現在各種新聞上。
趙金富看著新聞樂開了花。
不容易啊,時隔這麼多年,老趙家終於又有人上新聞了。
兒子沒有完成的事情,孫子又一次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