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爸呢,拉了一幫人弄了個施工隊,到處給人家蓋房子賺錢。
當然了,莊子裡原來的那些産業也沒有荒廢。
因為生産模式比以前先進了,不再是一把鋤頭,一把鐮刀在地裡幹一天。
機器派上用場後,解放了更多的勞動力。
農民,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土裡刨食的代名詞了。
再後來......
“爺爺,其實我還有個問題。”趙丙超突然笑了笑。
“你說,爺爺聽著呢!”趙金富笑眯眯的捧著玻璃瓶子。
難得啊,寶貝孫子主動來找自己問這些問題。
這點可比他爸要強多了。
“爺爺,在九十年代中期的時候,不止是趙家莊,全國各地,幾乎都掀起了一股南下打工的風潮。
因為這股風潮,不少地都荒廢了。
還有,能出去打工的都是壯勞力。
這在無形中也造成了農村勞動力流失,人口老齡化和弱小化。
時間一長,就會形成一個惡性迴圈。
爺爺,那時候您不擔心趙家莊也會變成這樣嗎?
那時候趙家莊雖然日子過的也挺好的,但是年輕人都喜歡往外跑,不會把趙家莊原本的平衡打破嗎?“趙丙超認真問道。
趙金富仰頭哈哈笑了笑。
然後又拿起瓶子喝了一口枸杞水。
“當然想過了,我也害怕會有這種事情發生。
起初,我心裡是有點抵觸的,我那時候覺得農民的本分就是在地裡忙活。
農民不種地了,都跑去工廠裡打工了,那誰種糧食給大家吃?
那時候已經不像以前了。
以前的時候,只要是莊子上的人出去,離開縣城,都是要開介紹信。
到了一個地方,要是拿不出介紹信出來,那是要被當成盲流的。
哪像現在啊,一張身份證,想去哪就去哪。
所以,開始的時候,我有點抵觸。
但是你姑奶和我聊了一次。
她說,年輕人對什麼都好奇,你越不讓他們去幹什麼,他們越想幹什麼。
與其這樣,堵不如疏,不如大大方方的讓他們出去。
在他們的眼裡,外面是個花花世界,是天堂一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