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姑奶啊,雖然說嫁到城裡了,但是這心裡一直都想著趙家莊的。
那時候你還小,就這麼高一點點,肯定不記得了。
你家姑奶每次找我們進城,都是給我們出掙錢的的主意。
那時候已經是八十年代了,也開始包産到戶了。
大家是能吃上飽飯了。
但是這吃飽飯和吃好飯那還是有區別的。
你說,頓頓有肉,和每天稀飯玉米餅子,你想吃哪樣?
玉米餅子是能填飽肚子呢,但是這吃多了,連蹲茅房都困難。
誰家不想頓頓有肉?“趙金富問道。
趙丙超點點頭。
沒錯,是這個道理。
小時候,家裡是能吃飽沒錯,但是他們這些小孩還是每天都扒著過年過節的,或者說家裡來親戚。
只有那時候,家裡才會去鎮上買點肉菜什麼的。
他們這些小孩才能沾點葷腥。
當然了,他們過生日那天,奶奶會給過生日的人煮上一碗麵,然後面上面放上一個水煮蛋......
那時候的雞蛋真的香......
“你姑奶和我說,大家平時幹完農活了,不能閑著。
哪怕是隨便幹點什麼都行。
只要勤快了,就能讓家裡的老人孩子吃上肉。
我也這麼帶著大家幹的。
別的莊子閑了,我繼續帶著大家幹活,什麼活都幹。
你姑奶那時候真的幫了大忙了。
給趙家莊弄了個賣菜的鋪子。
這樣一來,趙家莊再也不用像別的農民去城裡賣菜那樣,路邊把菜一擺,等著人上來買。
很多時候啊,這菜基本上是賣一半,扔一半。
有了鋪子賣菜多好,省事不說,賣的價錢也好。
大家賺到錢了,這時不時的就能買上一斤肉回家解饞。
你說,這日子過的比別的莊子舒坦,大家能不向著你嗎?
這樣一來,大家就更會聽我的。
我再帶著大家幹活的時候,是不是更容易了?
這叫什麼?良性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