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心嵐也發現了,今年的市場,也比去年要熱鬧多了。
做小生意的多了,賣的東西也多了。
農村上城來賣菜,也不像之前那樣藏藏掖掖的,不少人都知道吆喝了。
境況不錯,一切都在往更自由的市場化發展。
不過,讓齊心嵐覺得驚訝的是,範副縣長那裡對趙家莊的重視遠遠超出了她的預料。
不光是在端午時,趙家莊起網撈魚的時候,李秘書特意去看了。
就是在端午節之後,趙家莊往魚塘裡補魚苗的時候,李秘書也帶著人專門去看了。
這還不算,一個魚塘能撈多少魚,産出比多少,李秘書都詳細問了。
李秘書還和趙金富說好,以後每一次的産出最好都記錄一下。
對於這些,趙金富都一一答應了下來。
不過,目前老趙家的心思是被另一件事給佔據住了。
趙家三代以來,唯一一個高中生出現了。
當然,不是慧慧,也不是趙金貴家的芳芳,而是老三趙金壽家的秋秋。
誰都沒想到,秋秋居然能考上高中。
還是淮縣縣城的一中,也是齊文華的母校。
就在一年前的時候,秋秋的學習還在即將退學的邊緣晃蕩,天天想著怎麼和慧慧爭一下,好進城幫襯大姑。
也不知道是受了慧慧的刺激還是怎麼的,那丫頭突然就發憤圖強了。
然後呢,壓著一中分數線的進了一中的大門。
訊息傳來,誰都不相信。
直到秋秋的初三班主任親自上門了,大家才相信這個訊息。
然後趙老太太連著燒了三天香,拜了三天的菩薩。
不管是道教的還是佛教的,只要趙老太太知道的,叫上名號的,這位老太太都拜了一遍。
趙金富更是帶著家裡人跑到祖墳那裡,實實在在的給祖宗拜了一把。
高中生呢!
還是一中的高中生,這整個趙家莊才有幾個啊?
現在還在上學的高中生也就是錢嬸子家的兒子,在一中上高三,馬上高考。
趙家人都認為,當年齊文軍和趙德柱一起參軍的。
結果齊文軍留了下來,趙德柱卻是三年後就回來了。
這裡面的差別就是因為齊文軍是高中生,而趙德柱是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