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馨聽到訊息,思考了兩天,早上準備和負責開幕式首站北京的小組開會,剛到廠裡,就看到辦公室門口站著一個人。
良馨:“常莉同志?”
李茅正並排和良馨走在一起,看到穿著藍色職工廠服的女同志,“對,就是常莉,你怎麼不去上工,跑廠長辦公室門口來了?”
常莉對著良馨一笑,“良廠長,我一直把你年前吃年夜飯時候說的話放在心上,我這趟回去探親,談妥了幾個訂單,想再來問問你,能不能給人派貨。”
良馨和李茅同時愣住了。
“你,你一個人跑成功銷售訂單?”李茅吃驚道:“國營單位的合作?”
“有國營單位,也有不是國營單位。”常莉抱著手裡的包,“我也不知道行不行,所以才來找良廠長問一問。”
“快請進。”
良馨拿出鑰匙,擰開辦公室的門鎖,先把人請進去。
“不好意思,因為我們廠是開在營盤裡,平時也不會像地方上的廠長那樣,有很多人自己找上門,需要秘書幫忙處理和擋一擋,我就沒安排秘書。”
良馨開啟了窗戶,“等很久了吧?”
“沒有等很久,正是上班的時間。”
常莉坐在椅子上道:“良廠長平時生活作風就很儉樸,你不請秘書,是想把廠裡的錢都用在改善職工生活條件上,為了我們大家夥,你才多受累,什麼都自己做。”
良馨一怔,而後笑了,“怪不得。”
“怪不得你能成為全廠第一個銷售出去訂單的人!”
李茅詫異道:“平時看你在車間都沒什麼存在感,怎麼一張口就把人說得一愣一愣的!”
“車間平時有的是人說話,不缺我開口。”
常莉從揹包裡掏出一個本子。
行政後勤的人看到廠長辦公室的門開啟了,送來了暖水壺。
李茅輕車熟路的去拿茶葉和刻著家屬工廠廠名的搪瓷缸,泡了三杯茶。
“良廠長。”
常莉將本子翻開,指著第一條訂單資訊給良馨看,“這是穩妥的國營單位,是我們那邊的廠礦食堂,暫時每個月能跟我們訂三箱泡麵......可能是有點少,但......”
“不少。”
良馨道:“三箱就是90包,一年就是1080包,這是你一個人談下來的生意,非常了不起!”
常莉鬆了一大口氣,“我看從廠裡生産出來泡麵,廠外面經常排著大卡車,一拉就拉走一卡車的貨,真怕良廠長不願意搭理我呢。”
“你一個人怎麼能跟國營渠道銷售部的單位比。”
李茅趴在桌子上,看著常莉的本子,“這下面還寫了這麼多家!”
“這下面的都不是國營單位了。”
常莉看著良馨問:“良廠長,這些......我信任良廠長的人品,我就直接跟你說了,我們老家那邊改革開放得早,流動人口特別多,國營旅社經常都住滿了,來往的人開不到房,只能擠在火車站,漸漸地,火車站附近就有私人開始嘗試經營小旅館,但這些小旅館都沒有登記成正式旅館,地方上知道情況,為了商人、個體戶和採購員,都是睜隻眼閉一隻眼,我一家家去問了,都願意進我們的貨,就是不知道我們廠能不能賣給他們。”
李茅又愣住了,“你這......你這天天在車間悄默聲的,從前在家屬院也不見你怎麼出門,你膽子居然這麼大!”
“確實膽大,灰色地帶都被你搶先拿下了。”
良馨笑了一聲,“家屬院的家屬們,誰說只能洗衣做飯生孩子,明明就是藏龍臥虎,個個都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