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早上,全校幾乎每個專業的政治學習班會上,都選讀研究了這篇報道。
班長于吉利讀完報紙後,班裡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良馨。
一種升級後的崇拜尊重眼神。
不止是對她,還對文章裡被點出的救人和救馬的真英雄陸澤蔚。
班長于吉利道:“良馨同學,你是新聞當事人之一,要不要上來給我們說一說當時的具體情況?”
“基本上就是和報紙上說的差不多。”
良馨道:“其實我沒有其他英雄的偉大胸懷,對於他們連一個謝字都沒和陸澤蔚同志說,我心裡是很不舒服的,我跟陸澤蔚同志提起過這件事,他說軍人救人是天職,軍人不需要道謝,我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宣傳委員董皮梅立馬在筆記本上寫下了良馨的話,這可是當事人的獨家報告。
良馨的話,再次引起同學們的大討論。
一致認為良馨很真實,是有血有肉的英雄。
董皮梅很快將這場討論寫在了校園宣傳欄的報道上,又引起了全校大討論。
77和78屆的學生普遍有一種為國為民的使命感,每天都會根據國家大事,社會民生熱點話題開展一場又一場的討論會。
良馨這個本該“過時”的英雄,再次成為時下熱點英雄。
“最近我們專業,每天討論最多的就兩個話題,一個是救人需不需要感謝,一個是軍人應不應該勇敢上戰場。”
陸月季用筷子戳著鋁皮飯盒的米飯,“後面這個話題,也能引發討論,我真是沒想到,軍人上戰場不是天職嗎?”
“你二哥說了,國家養著軍隊,就是為了時刻上前線殺敵,打敗侵略者。”
良馨夾了一塊土豆燒肉,肉燒的很柴,沒法和陸沖鋒的廚藝比。
“我從小也是聽我爸這麼說,軍人就是要能打仗,打勝仗。”
陸月季用筷子將菜裡的香菜挑出來,放到陸和平米飯上。
良馨看到陸和平自然夾起香菜吃了。
“但我們班同學,說軍人也是人,要允許軍人也會膽怯,會不勇敢,會害怕戰爭........”
陸月季搖了搖頭,“我說那可以不當軍人,當個普通人嘛,她跟我抬了一早上的槓。”
陸和平將自己飯盒裡的雞肉去了皮,放到陸月季飯盒裡,“吃飯期間就不要再開展一場新的討論會了。”
陸月季夾起雞肉放進嘴裡嚼著,臉色還很不忿。
良馨有點想陸沖鋒了。
話題還沒結束,陸澤蔚就登上了各大報端頭版頭條:【勇敢,是軍人精神之魂】
陸澤蔚親筆寫的社論,長篇大論軍人天職,最後言辭犀利譴責逃兵。
英雄出場徹底熄滅了另一邊軍人可以不勇敢的隊伍。
陸沖鋒的大名和小名,又再次成了校園裡的熱點話題。
人人都敬佩陸沖鋒的父親,給他取這個名字的寓意。
——上了戰場,沖鋒在前,退卻在後。
大學第一年和第二年,外語是公共必修課。
外語分為英語和日語兩大課。
良馨上的日語班,下午第一堂課來到階梯教室,就看到錢書謠幫她佔了位置,沖她招手。
“好久不見,暑假過的好嗎?”
“很好。”錢書謠點頭,看著良馨的眼裡充滿了親近和感激,“自從上次你拍了他們的照片給我,我警告他們,如果再找我,我就報警,他們這個暑假都沒來找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