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連這字都有點像繕之。
若尋真知道潘競會因這字跡而起疑,定會感到十分意外。
自從離開謝府後,尋真便有意改變自己的字型,回想前世見過的名家字帖,轉變書寫風格。
然而她卻不知,畢竟照著謝漼的字練了整整五年。
有些起筆收筆的細微習慣,都在她肌肉記憶裡了。
潘競轉念一想,雖巧合多了些。
但也並非沒有可能。謝漼少時,摹的是晉公體,而晉公曾在多地留下真跡,許這甄善美也曾見過,並學習。
如此想來,像的應是晉公的字。
尋真走出縣衙,見一位老婦人被差役領著走進縣衙。她問了問,得知此人是蘇氏的母親。
到家後,尋真還在琢磨案件。
甄淩:“今日怎回來遲了,可是縣衙中出了什麼事?”
尋真便將蘇氏擊鼓鳴冤的案件跟她說了,甄淩氣得紅了眼睛:“竟有如此喪心病狂之人!”
又問:“如今只差物證,是不是很快就能定罪了?”
尋真:“若一切順利,他應會被判絞刑。”
尋真被那趙福影響了食慾,一連幾日都吃不下飯,只想著盡快了結此案,讓趙福得到應有的懲罰。
幾日後,案件終於有了重大突破。
差役們查遍了趙福所有的人情往來,終於發現了關鍵線索。趙福與一藥商交往密切。
差役帶著丫鬟燕兒去認,燕兒一眼便認出,道曾在趙福宅中見過此人。
藥商起初還想抵賴,被嚇唬了幾句,很快招了,承認自己確實將曼陀羅賣給過趙福。
與此同時,差役們在趙福家附近蹲守,夜裡,發現趙福鬼鬼祟祟地在樹下挖土。
當場將趙福抓獲,那樹下地裡埋著不少曼陀羅。
人贓俱獲後,縣尉武嶽沖進尋真的辦公室:“蹲了五夜!可算讓我抓著了!”
尋真拿出一個木質長匣,裡面是甄淩做的撐腰糕和龍鱗餅,給武嶽吃。
武嶽知道尋真每日都會從家中帶些吃食來,有時帶的多了,還會分給大家一起吃。
大夥兒便都知道尋真家裡有個廚藝精湛的妹子,武嶽嘴饞時,便常來找尋真嘮,順便蹭點好吃的。
崑山縣盛産稻米,每到二月,便有吃“撐腰糕”的習俗。“撐腰糕”是用米粉製作糕團,再油煎,寓意著吃了之後腰板硬朗,勞作起來更有力氣。
至於龍鱗餅,其實就是雞蛋蔥餅。
甄淩平日裡閑居在家,便常與鄰裡交流廚藝,學了許多當地的美食做法,前一晚做好,讓尋真第二日帶到縣衙當點心吃。
武嶽一樣嘗了一個,嘆道:“你家妹子手藝是越來越好了!”
人證物證俱在,潘競令下,明日升堂。
開堂審理那天,縣衙外裡三層外三層,圍滿了百姓。
武嶽心嘆,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就跟新縣令那風流韻事似的,都從京都傳到蘇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