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真一邊留意著外界的訊息,一邊等著會試放榜。
終於等到放榜日。
尋真與紀慎皆榜上有名,名次居於中上。
紀慎喜極而泣,尋真卻因為黑市的事,根本無心慶祝,莫名有種大禍臨頭的危機感,總覺得再在京都待下去,保不準就要被這風波殃及。
殿試之期至,因貢士眾多,皇帝不會每個都問,而是讓眾貢士以策論形式書面作答,然後官員們根據答卷篩選,皇帝再從裡頭挑出幾個特別拔尖的親自策問。尋真沒在皇帝要親自問的那撥人裡。
皇帝親自裁定最終名次。
尋真與紀慎皆榮登二甲,尋真列二十七名,紀慎居三十八名。
之後就忙起來了,又要參加聞喜宴,還得遊街。
尋真無心與他人結交,聞喜宴上,只靜坐在自己席位,偶爾與紀慎聊幾句,未與旁人攀談。到了遊街那天,場面更是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狀元身著朱袍,騎著高頭大馬,在隊伍最前列,朱雀大街兩旁擠滿了圍觀的百姓,人聲鼎沸。街邊酒樓之上,閨閣千金們盛裝打扮,紛紛向下拋著香帕。
尋真混在後面,打量新科狀元。
這屆狀元年約四十,有些發福,挺著個大肚子。那身狀元紅袍穿在他身上,談不上有什麼美感,看著富態。
尋真聽著耳畔鑼鼓喧天,百姓的歡呼贊嘆,不免好奇,謝漼中狀元遊街時會是什麼模樣,他十七歲就中了,正是最鮮嫩的年紀,穿著那身紅袍,一定很好看吧。
想起來,她見過一次謝漼穿紅衣,的確好看。
中榜後,尋真續租了房子,開始等待十月吏部的銓選。
在此期間,尋真和甄淩二人依舊深居簡出,窩在家中。直到尋真透過了“博學鴻詞”科考試,她又主動向吏部提交申請,表達了自己想要外任的意願。由於京官競爭激烈,而地方官職空缺較多,於是尋真如願被任命為蘇州下轄崑山縣的縣丞。
尋真只需等待吏部發放正式的文書,便可出發赴任。
紀慎打算留在京中任職,聽聞尋真主動請求外任,還勸了她,說她這一去,往後晉升可就難如登天了,弄不好一輩子都只是個微末小官。
尋真便道:“我早就同你講過,我並無遠大抱負,即便一輩子只做個小官,也沒什麼不好。”
兩人從蘇州一路相伴至京都,如今不得不面臨分別。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
人生聚散,本是常情。
紀慎沉默許久,終於鼓起勇氣,起身向尋真鄭重地施了一禮,道:“這話本是想等我謀得一官半職之後,再向競舟你說,今競舟既將遠行,只能提前,鬥膽一問,我欲求娶你家妹妹,不知競舟可否俯允?”
尋真瞬間愣住了,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紀慎:“競舟切勿誤會,我與你家妹妹往來,皆守正行端,從無逾禮之舉。我尚未婚配,又與競舟你有同窗之誼,如今又一同高中,若你我兩家締結姻親,便是親上加親,若競舟應允,我即刻修書寄與父母,待我謀得官職,便擇良辰吉日,正式登門提親。”
聽他這意思……
尋真問:“你喜歡我妹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