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麼……”
等謝璋再大一些,丫鬟便抱著他,教他辨認物件,諸如床、櫃、案、凳之類,還教他這些物件的名稱與用途。
謝璋能聽懂,但他心裡不喜歡這兩個丫鬟,不想跟著念。
一日,丫鬟抱著他進了另一處房間。
指著主座上的女人,教他:“恆哥兒,這是夫人,是你娘。”
周圍的下人們都滿臉期待,盼著能從他嘴裡聽到那個字。
謝璋便看向主座上的女人。
那女人手中捏著一塊糕點,咬了一小口,眼神瞥了過來。
謝璋能敏銳地察覺到別人眼中的情緒,他分明看到這女人眼中滿是厭惡。
女人看了他一眼,便大聲斥道:“什麼娘!我才不是他娘!
“快把他抱下去!以後莫要再抱到我跟前來!”
丫鬟趕忙抱著謝璋退下。
離開前,謝璋聽見女人身旁的嬤嬤說道:“夫人理當多親近恆哥兒才是,如今恆哥兒不喚您娘,還能喚誰?”
“愛喚誰喚誰去!嬤嬤你方才瞧見了嗎,那小娃娃直勾勾地瞪著人,忒嚇人!”
“又生得跟那柳氏那般相像,我如何能喜歡得起來?!”
後來,謝璋便再未去過那屋子。
不過,有一個字,在他心裡埋下了疑惑。
——娘,是什麼?
謝璋慢慢長大,開始能吃除了母乳以外其他的食物了,他經常被丫鬟抱著去參加府裡的各種宴會,見到了很多長輩,也聽到了各種各樣的話。、
謝璋默默觀察著形形色色的人,辨認他們話中的含義。
然後他便發現。
“娘”和“母親”,好像是同一個人,又好像不是。
他心裡藏著疑惑,不動聲色地觀察著。
直到有一天,謝璋被抱到了一對中年夫妻面前。
男人問:“恆哥兒如今也快滿周歲了吧?”
丫鬟答:“是。”
“宜娘,你瞧,恆哥兒這雙眼睛,與繕之真是像極了。”男人頓了下,又道,“與四弟也像。”
孫宜:“還真是。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四弟也真是!繕之的孩兒都快一歲了,他卻整日在外胡天胡地,也不知可有來看過恆哥兒一眼!”
這話不好接,孫宜看向謝璋,見這小娃娃睜著大眼睛,小腦袋轉著,一會看她,一會看謝二爺,認真聽他們說話,模樣甚是聰慧機靈,便問丫鬟:“恆哥兒如今會說多少話了?”
丫鬟怕被責罰,頭垂得極低:“回夫人的話,恆哥兒還不會說話。”
孫宜驚道:“不會?一字都不會?”
丫鬟點頭。
孫宜:“連爹孃都不會叫?”
丫鬟聲音愈發低了:“是。小公子至今還未出聲。”
府中的嬰孩,一般七八個月時,便能咿呀喚爹孃了,一歲時,已能跟著大人學說許多詞語。
像恆哥兒這般,快滿周歲了還不會發聲,實在罕見。
他父親如此聰慧,竟生出一個痴兒?
孫宜心思百轉,忍不住猜,莫不是侄媳婦未曾用心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