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 18 章 “羊肉串”
謝漼驟醒,擱筆:“方才聽聞傳信。西北諸地連遭旱魃肆虐,已逾兩月滴雨未降,似此情形,恐致大旱。”
宋啟面色凝重:“若遇大旱,百姓無以為食,必生亂象。曾聞往昔有大旱之年,餓殍遍野,易子而食,慘不忍睹。且旱情一起,盜匪亦會趁亂橫行,劫掠鄉野,危害社稷安寧。吾等身為國子監官員,雖不能親赴田間抗旱救災,亦當盡己所能,出謀劃策,以解君憂,亦為百姓謀福。繕之有何高見?”
謝漼:“依吾之見,當先興修水利。疏浚舊渠,務使水流暢通無阻,可遣民夫並匠作往之,按力役之制,分撥工務。”
“再者,勸課農桑之事亦不可緩。當教民深耕之法,翻土以保墒,令水氣蘊於土中,不致速散。又宜選耐旱之谷種,如粟、黍之類,速為播布,或能於旱歲亦有所收。”
宋啟點頭:“繕之所言極是。官府亦當籌備糧儲,充實府庫,以備荒年賑濟。且民間亦須勸諭儲糧,教以儲積之方,使家有餘糧,心不惶惶。”
……
二人促膝長談,各抒己見,反複斟酌,終有了初步定奪。
可先讓國子監學生們一道搜羅歷代關於抗旱救災的良策,一一甄別篩選,擇取其中可用的,整理成冊。
再將今日的討論,書寫下來,一道呈送朝廷。
謝漼提筆蘸墨,寫於紙上。
日薄西山。
謝漼整肅衣冠,辭別同僚。
但見餘暉灑落,映照於朱瓦之上,熠熠生輝。
謝漼輕舒一口氣,邁向馬廄,打馬而歸。
謝漼踏入院子。
尋真本來在榻上昏昏欲睡,聽到動靜,坐直了身體。
兩人相視。
尋真下了塌。
謝漼:“今日做了何事?”
尋真:“練了會兒字。”
謝漼走至案邊,拿起案上數張宣紙,垂眸翻看起來。
尋真還以為他要點評幾句。
謝漼看完就放了回去,瞥及桌上沙袋,目光一轉,落到尋真右手上。
她手腕上有一圈紅印。
尋真下意識摸了下手腕,手往後背。
謝漼取起沙袋,似乎是掂了掂重量:“此沙袋於你而言,過重了。練字一事上,需得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
尋真:“哦……”
謝漼鋪了一張紙,示意她過來:“你寫與我看。”
啊……
尋真走過去。
謝漼立於案側,居然為她磨起墨來。
尋真瞧他一眼,謝漼今天吃錯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