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繼續往下一個基地出發,下面帶他們參觀的是果蔬基地。
這邊的氣候適宜於各種水果生長,什麼西瓜、桃子、杏子、梨子、蘋果,聽副鎮長說,他們要是再早來一個月,還能趕得上最後一波櫻桃季。
張天恩自打進了這個園區,眼睛都看花了,出來的時候,園區工作人員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籃子新鮮水果。
後面的蔬菜區沒什麼看頭,什麼洋芋、洋蔥、甘藍、辣椒、豆角……都比較常見。
只有一個産品,副鎮長特地詳細講解了一番,是百合,因為是當地有代表性的特産,它是甜的,味道像水果。同時它作為蔬菜,也比較貴,批發價要38塊4一斤。
幾個嘉賓一聽,開始琢磨著賣鱖魚還是售賣百合。
從果蔬種植基地出來後,副鎮長帶他們參觀了藥牧基地。
這邊由於獨特的氣候和國家針對性的政策,形成了中草藥發展基地,當地的甘草、黨參、當歸之類産量都比較高。不過鑒於這不是常規作物,消費人群過於侷限,暫時沒有嘉賓考慮。
其次是畜牧業,這裡的羊群食用鹽堿地植物,肉沒有羶味,所以羊肉很好賣,需求量也高。只是節目組規定,售賣羊肉需要嘉賓自己宰割,難度太大,因此也沒人考慮。
參觀完這些基地,天完全黑了下來。
今天晚上的晚餐由節目組買單,在鎮上規模最大的一家酒樓。
高蘿吃好飯,在鎮上洗了個澡回去,當晚倒欠節目組二十五塊錢。
嘉賓們需要在今晚決定好售賣産品,明早出發時告知節目組。
回到地坑院,高蘿和高姝樂這兩組坐在院子裡一起商量。
晚上有月亮,月光照進天井,院子裡不用照明燈就很亮堂。
夏時先開口:“我可以到魚塘裡打撈鱖魚。”
這應該是當前難度比較高,同時單價最貴的産品。其他嘉賓不太可能選,因為太費人了。
高蘿沒同意,她說:“我花不了那麼多錢,夏時你不用那麼辛苦,而且,我不覺得鱖魚好賣。”
擇因脫口而出:“為什麼?”
“首先這邊的人不怎麼吃魚,其次……”
其次沒說得出來,因為被擇因打斷了。“你怎麼知道這邊的人不吃魚?”
高蘿反問他:“從中午到晚上,這邊的人是不是基本吃麵,不吃米飯?”
擇因回想了一下這兩頓飯,確實全是麵食,沒有米飯。“嗯。”
“這是因為這邊水資源匱乏,不長水稻,長小麥造成的飲食習慣。既然水資源匱乏,那麼哪來的魚呢?有句話叫‘東南食水産,西北食陸畜’,不知道你聽過沒有。”
【阿蘿說的是對的,西北方氣候幹旱,河湖較少,其實不怎麼吃魚的。也就是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了,有些做生意的頭腦靈活,引進了魚苗,在此之前好多人都沒見過魚。】
【所以說,即使花了大力氣撈到了鱖魚,也有可能賣不出去?】
【對的,還是我們阿蘿聰明!】
擇因聽完高蘿的解釋,眉心緊鎖,兩手交疊在一起用力握緊。
“可……可是……”他咬著唇,囁嚅說:“我想選……”
擇因嘬尖了嘴唇,“yu”了半天沒yu得出來,還是高蘿幫他說了出來。“你想選魚?”
擇因低著頭“嗯”了一聲。
高蘿問:“為什麼?”
擇因腦袋垂得更低了,聲音跟蚊子一樣,“我喜歡吃魚,隔天就要吃到一回。”
高蘿不說話了。她打量著擇因,覺得他這會兒很有問題。
或許他真的喜歡吃魚,但是絕對沒到幾天不吃就死的地步。在以往的節目拍攝過程中,他很少主動發表自己的意見,今天這麼有主見,太反常了。
高蘿不動聲色地跟高姝樂搖了搖頭。
高姝樂心下明瞭,但是看擇因腦袋都快垂到地上,知道他這會兒一定很尷尬。
她主動幫他找補理由:“擇因你是覺得,用賺到的錢跟別人買魚,太不劃算了,不如自己去撈,用成本價購入是嗎?”
擇因聽到這話,終於抬起頭來:“嗯,我可以幫你,我有力氣,能幹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