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琮跟他的小嘉賓是最後一組上島的,導演讓他們先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上午再集體彙合。
沈琮的臉很瘦,眉骨高,眼部輪廓凹陷,留著到肩的長發,全身上下一股子藝術家的憂鬱氣息。小嘉賓名叫派派,今年九歲,是個男生,戴一副黑框眼鏡,看著像是那種成績很好,有點小高傲的好學生。
導演宣佈這期的拍攝內容為釣魚,海釣。
第一天沒有安排任務,先帶所有嘉賓體驗一下深海釣魚這項娛樂活動。
節目組租了一艘遊艇,領嘉賓前往深海區域垂釣。
海釣比普通淡水垂釣難度要高,因為是在海面操作,船隻受海洋環境影響,風浪和海流都會影響持杆的穩定性,其次海魚對魚餌的反應沒有淡水魚敏銳,同時許多海魚比淡水魚的體積要大,很考驗垂釣人的拋竿和收線技巧。
第一天算是帶大家學習。
小嘉賓不參與,因為以小嘉賓的體格子來進行這項活動,到時候誰釣誰可說不好。
小嘉賓第一天跟著大家出海,主要充當氣氛組的作用。節目組很重視安全問題,每個嘉賓都跟著好幾名工作人員。尤其看顧小孩子的工作人員一刻都不敢放鬆,生怕他們在遊艇上鬧騰,然後鬧進海裡,那後果就相當嚴重了。
船員告訴他們,這邊海魚種類豐富,可以釣到金槍魚、鯛魚、頜針魚、石斑魚、馬林魚、鯕鰍等。
前面幾種還算正常,後面高蘿聽著就開始離譜起來了。
她跟高姝樂說:“你釣到哪個算哪個,後面那魚太大了,你拽不動的。”
馬林魚平均體長兩米往上,鯕鰍魚平均體長一米,高姝樂這細胳膊細腿兒的,船隻又不穩當,別魚沒釣上來,回頭被魚拖下去。
沈琮主動過來跟高蘿說話:“小阿蘿你聽得懂他講話?”
“聽得懂啊。”
“那你英文水平挺好的嘛。”沈琮誇她。
高蘿這才反應過來,他為什麼會突然問自己這個問題。
船員是當地人,會當地語種也會英語,接待外國遊客使用英文。如果是日常交流,聽得懂倒也不奇怪,但是他說的都是不常見的深海魚詞彙,關鍵高蘿不止聽得懂,她還知道對應魚的基本特徵。
沈琮又對高姝樂說:“你們這個節目,每一期我都看了,阿蘿果然不是一般的小孩兒,太聰明瞭。”
他誇得很真誠,因為誇的是高蘿,所以高姝樂也沒謙虛,“嗯,阿蘿確實是很聰明的。”
直播間網友一致大聲道:
【是的!我們阿蘿超聰明!不僅聰明,還見多識廣!】
【我一句沒聽懂,翻譯出來我也不認識,麻了。】
【其實今天之前,我以為阿蘿不會講英文的。。】
【為啥?】
【因為她沒有英文名……怪我,被第一期影響了。只能說,我們阿蘿還是太低調了。他們還說什麼阿蘿愛出風頭,簡直放屁!】
【阿蘿會的東西太多了!隨便拿出來兩樣,別人就覺得她在出風頭,其實越挖越有。】
船員有相當豐富的海釣經驗,由他來教授各個嘉賓海釣的技巧,包括輕釣、重釣、沉底釣、拖釣的方法,以及不同釣法對應的海域地形,還有釣餌的區別。最後再跟他們著重講了一下安全注意事項。
講完這些就讓他們實際操作。
節目組給每個嘉賓發了個桶,兩個小時過去,只有薛宸釣上來一條紅帝王鯛,其他嘉賓一無所獲。
【嘻嘻,俺們小薛經常海釣,這期簡直專業對口。】
【終於輪到我們小薛發揮優勢了!是不是要比賽,趕緊比,我們小薛穩拿第一!】
薛宸不工作的時候,最喜歡到海島度假,然後坐船出海釣魚,可謂是海釣的忠實愛好者。
知道這次是到海島拍攝節目,他自己就帶了一套釣魚裝置過來,沒想到竟然派上了用場。
這是他的優勢項,必然拿捏到位。當那條紅帝王鯛上鈎的時候,薛宸自信心爆棚,要繼續大展他的身手。
但是有人發現在釣魚的只有五個人。
【怎麼只有五個人,還少了誰沒來?】
【都來了吧,有一個垂釣位是空的,但是工具在那邊。】
【是夏時吧?咋了,他這次又不參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