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新身份,那肯定得換一個名字,這次用上了當年抓鬮落榜的那個名字:高蘿。
謝然不喜歡當小孩,因為不方便——每天上下床要靠爬的,刷牙洗臉要踩凳子。謝彥芝還不允許她經常看手機,說她眼睛沒發育好,看多了要瞎掉的。
但事情已經這樣了,她只能安慰自己:當小孩子好啊,不用卷學業、卷工作,不用處理複雜的人際關系,還不用減肥,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這麼想著,好像變小這件事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了。
謝然的身份轉變為“高蘿”的第三天晚上,家裡來了位客人。
是個年輕女生,剛進門時非常拘謹,說話時聲音低低的,手都不知道往哪兒擺。
謝然看她有些眼熟,後來聽她管謝彥芝叫叔婆,想起來了。
是她二叔的孫女,叫高姝樂。
高家人多,爺奶那輩生了四個孩子。
高姝樂是老二家的,謝然是老四家的,兩個人年紀差不多,但是差了輩分。
謝然跟高姝樂的爸爸是同輩,所以高姝樂得喊她叫姑媽。
高姝樂過來時拎了禮品,進屋先問候了謝彥芝和高承盛,然後還問到了謝然。
“小姑媽她,她最近好嗎?”語氣磕巴。
謝彥芝掃一眼正盤腿坐在沙發上吃薯片的謝然,尷尬地笑了笑:“挺好的。”
高姝樂順著她的視線也看到了沙發上的人。
那是一張漂亮到仿若藝術品的細瓷娃娃般的臉。白潤小巧的桃心臉上,一雙眼睛大而黑亮,眼角卻微微向上揚,神態裡帶小孩的天真,五官卻是奇異的嬌脆。
跟記憶中的臉不期而遇,高姝樂呆怔半晌,嚅嚅道:“這是……妹妹嗎?居然跟小姑媽小時候長得一模一樣。”
謝然沒功夫細想這句話的意思,她被高姝樂接下來的話給吸引了注意——
高姝樂不善交際,寒暄了兩句就進入正題。
她這次過來是請謝彥芝幫忙的,她說她下個星期要參加一檔綜藝,需要一個十歲以下的小孩子做搭檔。
謝彥芝是兒科主任,平時接觸得最多的就是形形色色的兒童。
高姝樂想讓她幫忙介紹一個伶俐聰明的小孩子做自己搭檔。
她說出這個請求時,頭往下低,細薄的臉皮發紅,臉上布滿侷促。
謝彥芝思考了一會兒,說:“你讓我想一想,明天答複你可以嗎?”
“好,謝謝叔婆!”高姝樂立即道。
她沒有再多逗留,說完正事就要走。臨走前,回頭看了一眼沙發上的小人。
謝然在看手機,沒留意她的目光。
謝彥芝說要想一想,其實是藉口,當聽到高姝樂的請求時,她的答案就是拒絕。
一來她平常接觸的都是生病的小朋友,是她的病人,不能當普通關系看待;二來她本身就不贊成兒童上電視節目。
小孩子心智不成熟,節目容易放大缺陷,觀眾也容易被煽動情緒,這對兒童的成長是有害無利的。